XX县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docx
《XX县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县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第一章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第一条基本情况2007年,我国城市及县级政府所在镇共有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水源地4002个,供水服务人口4.91亿,占全国城镇人口的83%o南方地区以地表水水源地(含河流型与湖库型)为主,北方地区以地下水水源地为主。从取水量来看,湖库型水源地取水量最大,地下水型水源地取水量相对较小。第二条水质特征河流型水源地水质污染特征:按受污染物影响的水源地数量统计,河流型水源地的要紧污染因子依次是氨氮、溶解氧、铁、镒、codmn,石油类等。湖库型水源地水质污染特征:按受污染物影响的水源地数量统计,湖库型水源地的要紧污染因子依次是总磷、总氮、COdnIn、bo
2、d5等。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污染特征:按受污染物影响的水源地数量统计,地下水型水源地的要紧污染因子依次是氟化物、铁、镒、氨氮、硫酸盐等。第三条管理状况1保护区划分全国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大部分水源已完成保护区方案,但仍有部分水源的划分方案未获省级政府批复。2 .监测能力(1)站点设置。据2007年统计,仍有部分饮用水水源地未设置监测站点,部分饮用水水源地仅设置1个监测点。因水源地分成一级与二级保护区,一个监测点难以全面反映水源地的水质状况。(2)监测频次。据2007年统计,水源地监测点位与频次不能满足水质监督需求,常规监测点数量有限且自动检测点位甚少。监测频次也需进一步加强。(3)常规指标监测
3、能力。大部分地级以上城市均具备常规指标监测能力,县级城市及乡镇,多数不具备常规指标监测能力。(4)有毒有机物监测能力。省级监测中心站中,绝大部分监测站不具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全指标(109项)的监测能力。县级市不具备有毒有机物监测能力。目前,绝大部分可能对水源地构成影响的有毒有机物质尚未纳入监测与管理范围。3 .法律法规建设我国现有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法规要紧有中华人民共与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与国水法、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各地也颁布实施了多个饮用水水源环保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第四条水质变化趋势随着经济社会进展,水源地面临的环境压力显著增大,饮用水水源水
4、质总体呈下降趋势。部分水源因水质下降,不得不更换取水口位置(向上游迁移),甚至关闭水源地。第五条存在的要紧问题1.一级保护区内存在的要紧问题河流型水源地要紧的环境问题是沿岸建筑物、居民点、工业及生活排污口、运船码头、采沙场等。湖库型水源地要紧的环境问题是农村居民点、规模化畜禽养殖、农业种植、旅游度假村、宾馆等。生活、农业与养殖污染是影响湖库型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的要紧因素。地下水型水源地要紧的环境问题是建筑物、居民区、生活污染及垃圾堆放场等。2 .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存在的要紧问题河流型水源地要紧的环境问题是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及污水处理厂排放等;湖库型水源地要紧的环境问题是面源污染,包含农村生
5、活污染、农业面源与养殖面源(包含分散式畜禽养殖及水产养殖)污染;地下水型水源地要紧的环境问题是工业、城镇生活及畜禽养殖等地表污染,通过补给导致地下水污染。3 .上游来水超标问题部分水源地不一致程度受到上游来水水质超标的影响。东部北方片区、东部南方片区与中部片区上游来水水质超标现象突出,西北片区与西南片区上游来水水质相对较好。上游生活污染与农业面源污染是地表水水源地上游来水超标的要紧原因;地下水补给区所在的地表水污染是影响地下水水源水质的要紧因素。河流型水源地上游来水要紧超标污染物为氨氮、总氮、总磷与粪大肠菌群。通航河流由于受航运与码头影响,要紧超标污染物还包含高镒酸盐指数、挥发酚及石油类。湖库
6、型水源地来水要紧超标污染物是总氮、总磷与藻类。地下水型水源地来水要紧超标污染物除自然本底因素外,受氨氮与重金属污染影响较重。第六条要紧污染物来源影响河流型水源地的要紧污染物来源于工业点源、生活污染、农业面源、其他污染与上游超标来水等。影响湖库型水源地的要紧污染物来源于工业点源、生活污染、农业面源、地表径流、水上交通等综合污染。除地质因素与原生污染外,影响地下水型水源水质的要紧污染来源包含河流补给、工业点源、生活污染、畜禽养殖、农村面源与垃圾堆放渗滤液下渗等。第七条管理中存在的要紧问题1.政策法规执行力不强大部分省市已制定并实施了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法规性文件,但这些文件大多直接引用国家有关法律
7、条文,针对实际情况规定的不够完善;同时,水源地管理涉及多个部门的职责,协调机制不健全,导致许多水源保护政策法规难以落实。4 .水源保护区划分与管理不规范截止2007年底,全国仍有部分水源地未划定保护区,部分水源保护区划分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较差;部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仍未经审批,缺乏执法根据;受地方经济社会进展、水源保护区用地结构及取水量等条件变化的影响,部分水源保护区已经不能满足水质保护的要求,需重新核定与调整。此外,部分水源地没有严格依法设置标识标志,保护区内仍存在居民、排污口及畜禽养殖项目,威胁饮用水源水质安全。5 .环境监管能力基础薄弱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能力在监测站点覆盖率、监测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饮用水 源地 保护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