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之融合性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教育之融合性教学.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音乐教育之融合性教学音乐在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行中起重要作用,古往今来,人们都把音乐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享受,把音乐教育作为一个人一定要接受的教育。古代西周时期的教育内容便是: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更是教育的核心;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不仅学习中国音乐,也接受西方的音乐体系。因此,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一目了然。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中的美妙,融合性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融合性教学方式是一种音乐教学的新模式,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那么如何更快、更好的实现多元化融合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举例说明开展音乐课堂的有效途径。一、身体动作与内心感知相融合。达尔克罗兹曾说:“在音乐中,凡声音的
2、强弱、速度的快慢、节奏的长短、声音的高低之各种变化的动感,均可以身体的动作予以外显,特别是节奏,凡有节奏者,就有律动,凡有律动均有节奏。”当我们听到动感的音乐时,会情不自禁的舞动一曲,音乐激起的不仅仅是听觉,也让动觉有了极大的参与。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在学习音乐中的一些乐理知识时,可以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静态的文字符号。以五年级歌曲小步舞曲(巴赫)为例:在学习歌曲之前,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小步舞?“(小步舞是一种三拍子的社交舞蹈,是17世纪欧洲流行的宫廷舞,基本的步伐是一种朴实无华的小步,小步舞因此得名。)再引导学生学几个小步舞的动作,并衔接成一个简单的舞蹈。通过肢体的多次感知,学生能够体验
3、到小步舞特点是“速度徐缓,风格典雅”的,这种通过自己亲身探索得到的答案,要比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珍贵得多。并且,学生在今后回忆起这节课时,脑海中呈现的不仅仅有书本上静止的文字,更有优美的舞步。让学生边走、边听、边唱,在身心融合中感受到音乐的曼妙。二、历史文化与艺术的融合。每一首音乐作品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都可以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和发展脉络,我们可能无法与作曲家面对面交谈,但他们的思想感情都通过一个个音符传递给了我们。当音乐与历史文化融合在一起时,教师要提供相应的背景资料,并贯穿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更深刻的领悟作品。以五年级上册卢沟谣为例:卢沟谣是一首历史童谣,要想深入感受这首曲子,
4、就必须先了解它的创作背景一一卢沟谣歌词中描述的历史背景是发生在卢沟桥,宛平城下的“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在语文课文中也曾学习过卢沟桥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朗读这篇课文,进而使学生更深刻地明白卢沟桥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生了解完歌曲承载的厚重历史之后,歌唱时才会更加富有情感。而教师对歌曲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理解程度,所以教师不仅要关注音乐学科的知识,对其他学科和传统文化也应有所涉猎,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三、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相融合教育信息化2.O行动计划指出,要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
5、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因此,音乐教育和信息技术融合是大势所趋。在课堂中加入信息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比如:在学习音乐中,“认识音符”是必备技能,如果教师只在口头上讲不同音符的特点,会显得枯燥乏味,并且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混乱。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希沃白板制作“辨别音符”的游戏,以“四分音符”为例,教师结合有趣的图片或视频,简单讲授完四分音符的特点后,请两位学生上台PK,根据屏幕中陆续出现的音符里,准确找出四分音符,看谁找得又快又对。以游戏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音符的认识,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里吸收知识。教学中加入信息技术,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更加生动。教师教授的知识更加的直观化、形象化,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的去体会音乐的魅力。总而言之,融合性的教学方式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融合教育不是简单的“混合”教育,融合教育对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要求很高,教师要有能力把多种因素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所以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要不断研究、不断完善融合性教学,加速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戮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