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总结XX专业自获批省级特色专业建设以来,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XX年)和XX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3年),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宗旨,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突破瓶颈,发挥集团办学优势”,“依托行业,深化专业建设内涵,”“开展调研,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思想,构建专业课题体系”,“企业参与,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专兼结合,打造一流教学团队”,并于XX年9月获批省级骨干专业建设,XX年6月获批国家级骨干专业建设。现对专业建设内容和问题汇报如下。一、专业建设整体情
2、况我院XX专业开办于XX年,经过十多年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学院师资力量最强、实习实训条件最优、校企合作成效最好、人才培养质量最高、最具特色的品牌专业,为甘肃区域和全国制造业输送了一大批从事XX类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特色专业建设,使我院XX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资源、评价体系等方面更加规范;师资队伍素质得到了提升,专兼结构趋向合理;实训基地功能更加完善,校企合作更加深入。专业办学实力得到明显提高,推动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提高,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二、项目完成情况(-)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实施了行业需求调研、开展典型工
3、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完成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六项工作内容。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分析,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完善了“校企融合,工学交替”的“融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即课程与工作任务相融合,技能与实训相融合,生产与岗位相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任务完成情况如表2所示。2 .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共同分析岗位综合能力与要求,对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得出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通过开设必要的职业能力课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沟通、团队合作等核心能力;开设和增设专业技术技能课程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根
4、据职业岗位发展的趋势和变化及学生就业方向增加专业选修课程,培养学生职业发展能力。通过开设公共选修课程和各种讲座提高学生全面素养,突出专业素养,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最终形成以能力为本位,塑造健全人格的课程体系。XX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由职业素养领域、职业能力领域、职业面向领域和职业拓展领域四大模块组成。其中职业素养领域包括人文素质课程、文化素质课程、创新素质课程;职业能力领域包括岗位基础能力课程、岗位核心能力课程;职业面向领域包括岗位面向、岗前取证、岗前实习,紧扣生产实践;职业拓展领域包括职业兴趣、艺术素质,实现职业岗位拓展。课程体系完成情况任务完成情况如表2所示。3 .专业课程建设根据企业调研,
5、依据职业岗位能力为要求,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编写了专业课程标准,确定了行业职业能力标准。对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采取了项目化设计。专业课程开发完成情况如表4所示。4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依托学校“数字化校园特色项目”建设,建立了本专业的教学资源平台和课程平台,丰富了教学资源库,初步建立了含PPT、动画、视频等形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基本涵盖了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信息化建设完成情况如表4所示。5 .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创新在教学中采用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并推进了该教学模式。技能实训渗透专业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了实际操作训练中,强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6、。教学模式改革建设完成情况如表5所示。6 .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上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将原来的单纯结果评价改为“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实践评价结合”的评价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建设完成情况如表6所示。(二)师资队伍建设建设期内,计划在原有XX名专业带头人的基础上培养专业带头人X名,在原有X名骨干教师的基础上培养骨干教师X名,在原有X名“双师型”教师的基础上培养X名双师型教师,在原有X名兼职教师的基础上聘任X名兼职教师,完成情况如表7。(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速设建设期努力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学工结合”的校企运行机制,做好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创新。1校内
7、实训基地建设7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成立了由学校领导负责,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参加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长效机制工作小组,与XX公司、XX制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为培养优秀的实用型专业人才做好了准备。校企融合长效合作机制建设完成情况如表9所示。8 .牵头职教集团我专业牵头成立了XXXX专业职教集团,及时了解了本行业前沿的发展动态,促进了本专业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使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教学安排、实习实训基地的规划和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和目的性。9 .订单式培养三、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一)人才培养质量优秀我专业在校学生近年来几乎包揽XX职业院校技能大赛XX项目前3名。XX年3月,学生卢凯州在XX职业
8、院校XX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一等奖,5月卢凯州代表XX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三等奖。XX年XX月XX专业XXX名应届毕业生与XX集团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在XXXX公司培训XXX天,通过XXXX认证后赴XX厂就业。(二)内涵建设稳步提高XX年X月XXX日,XX竞赛在我院成功举办。XX年XX月XXX日,XXXX专业职教集团XX年年会暨XX职业技术学院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我院举行,XX应邀出席。各级各类课题顺利开展。院级重点课题XXXX、XXXXX、XX技术课程体系建设、XXXX等顺利结题;XX教育厅课题XXXX顺利结题;XX教育厅在研课题XX技术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XXXX顺
9、利开展;省市共建冶金重点实验室已完成答辩,正在顺利建设中;精品资源建设初见成效。已建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XX技术、XXXXX2门;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XX结构、XXXX、XX检验检测、XXXX4门。(三)社会服务成效显著本专业通过院企共建,共享,双赢,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了集一体化教学、特种设备培训、XX职业技能鉴定、XX技术研究与开发、金属XX与热切割安全培训为一体实体,为XX及周边企、事业单位提供培训与技术服务。近三年学院面向社会各企业完成专题类培训1637人次,其中XXXX安全培训XX人、XX技师培训XXX人、完成XX职业技能培训XX人次,压力容器培训XXX人,取证率XXX%。同时依托“
10、XX工作室”面向社会做了大量技术服务活动并与XX市周边驻军形成了共建基地,多年来XXXX创新工作室参与的技术服务工作为企业创造价值上千万元。XXX年-XX年连续XX年承办XX职业院校XX教师培训四、存在的问题(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方面1人才培养模式仍需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灵魂,通过示范校建设,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上有了重要突破和进展,但企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整个过程中的参与度仍需加强,尤其是在核心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方面。2 .课程体系建设仍需优化“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其核心要整理和提炼出企业典型案例,并结合学院实际情况设计出相应的教学内容,然后构架
11、相应的课程体系去实现教学内容,通过示范校建设,课程体系脉络和思路日趋清晰,但在细节上仍需优化。3 .校本教材开发仍需修订已经开发出的钢制压力容器XX校本教材在知识点的阐述上比较全面,但在典型案例内容的丰富性、实用型、和企业的贴合性等方面需要努力修订,XX技能达标、XX检验检测两门校本教材开发和建设的进度需要加快。4 .数字化资源建设仍需加强初步建立的数字化资源库在内容上较为丰富,但PPT.动画、视频等素材的质量层次不齐,形式不统一,内容不系统。5 .教学模式和内容仍需新颖教学模式和手段较为单一,虽然在混合教学模式上有所探索,但由于网络条件、资源库质量等原因,在教学模式和内容上仍需要突破。6 .
12、多元化评价体系仍需改革评价体系和设计出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应性需要加强,评价体系的维度需要丰富,要加强企业、社会、家长的参与度,和过程性的评价等指标。(二)师资队伍速设方面一是教师现有工作量和培养计划之间有部分不协调,二是兼职教师长效化机制有待完善,三是专业教师下厂实践频次较少。(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方面一是依托XXXX专业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建设和功能的发挥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协调管理、职能发挥、监督考核等方面仍需规范;三是企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五、后阶段推进措施(一)人才培养质与课程体系改革方面1深入调研,完善培养模式科学地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技术路线,本着
13、能反映专业人才培养特色,能切实推行校企合作,能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能对接企业、产业、市场的原则;本着能服务区域经济、能整合社会资源、能发挥社会职能的原则;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本着弹性培养、个性培养、学分转换的原则。完善人才培养方案。7 .校企合作,优化课程体系根据XX技术职业标准、企业用人标准和XX地域特色,依托XXXX专业XX技术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核心技能要求,以理论够用为度,加强实践环节,突出技能培养”的原则,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8 .基于案例,修订校本教材通过开展企业调研,XX中级工、高级工的工典型工作任务,将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转化为课程教学内
14、容,由本专业教师与合作企业技术骨干共同成立课程开发组,理实一体化课程。加快XX方法与技能训练、xx检验检测2本“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9 .注重质量,加快资源建设注重构建“理实一体化”课堂,推进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模块教学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仿真技术,创新教学手段。最终建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面授教学(Face-to-Face1earning)与在线学习(On1ineIearning)相融合,以达到有效学习的学习模式。10 结合实际,创新评价体系改革以往学院自主考评的评价模式,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根据教学组织侧重点不同,校内“理实一
15、体化”教学阶段教学组织主要由学院为主,教学质量评价也以学院评价为主;企业顶岗实习阶段,教学组织由学院和企业共同完成,由企业和学院共同进行评定。企业参与的教学评价,按企业生产标准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学生的成绩评定以实际工作完成情况、实训实习产品制作情况、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情况、职业素质表现情况为主要考核点,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1完善制度,持续提升教师队伍能力主要从师风师德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教师能力提升、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几个方面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原则,采取“人才共享”的用人方式,充分利用校内外两种人才资源,扩大兼职教师的规模,加强专职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教师对外培训服务能力,形成“结构型双师”和“素质型双师”互为补充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教师队伍。2 .统筹协调,在工作中培养师资队伍教师工作量大和教师需要学习培养并不完全矛盾,要统筹和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尽可能让教师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具提要结合方案和任务书,通过专业建设、科研项目、教学竞赛等活动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3 .适度激励,加强教师队伍培养热情系部结合学院制度,要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制度倾斜,尤其是在示范校建设期内要营造“人人有参与”、“人人有提升”、“人人有收获”的良好氛围。(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1搭建“校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