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案例:当事人对其房屋应提供具有合法建房审批手续的证明责任.docx
《最高法院案例:当事人对其房屋应提供具有合法建房审批手续的证明责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高法院案例:当事人对其房屋应提供具有合法建房审批手续的证明责任.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最高法院案例:当事人对其房屋应提供具有合法建房审批手续的证明责任【裁判要旨】根据土地管理法(2004)第十一条第二款、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14)第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农民集体土地上修建房屋应当取得相应审批手续。尽管行政机关未举示证据证明其通过行政程序认定案涉房屋为违法建筑,但并不因此免除当事人对案涉房屋提供合法建房手续的证明责任。经审查,案涉房屋于2006年修建,当事人并未取得相应建房审批手续,亦未提供相关集体土地使用权权属证明。故法院认定案涉房屋属于违法建筑,并无不当。【裁判文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裁定书(2019)最高法行赔申368号再审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郑
2、德辉,男,1963年1月2日出生,汉族,住贵州省绥阳县。再审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人民政府。住所地: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北京西路8号。法定代表人:罗杨,该区区长。委托诉讼代理人:颜仕武,贵州富迪律师事务所律师。再审申请人郑德辉因诉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观山湖区政府)行政赔偿一案,不服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2018)黔行赔终127号行政赔偿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查,现已审查终结。郑德辉向本院申请再审,请求撤销一、二审行政赔偿判决,依法改判支持再审申请人的一审诉讼请求。其申请再审的事实与理由:1.案涉房屋未被有权机关按
3、法定职权和程序认定为违法建筑且相关部门已为再审申请人办理居住证,应推定其房屋属合法建筑。案涉房屋修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实施之前,对再审申请人的房屋按照违法建筑处理,违反了法不溯及既往的基本规定。对无证房屋的处理及赔偿应符合基本的比例原则,故二审法院对于再审申请人房屋性质的认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条第二款之规定,维持了一审法院“郑德辉擅自建房行为违反城乡规划关于城乡建设规划的规定”之认定,属于事实认定不清,法律适用错误。2.行政机关未按行政程序认定为违法建筑给予的赔偿标准与行政机关按行政程序认定为违法建筑的赔偿标准相同,一、二审法院判决赔偿材料损失126,000元,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高法院 案例 当事人 房屋 提供 具有 合法 建房 审批 手续 证明 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