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技术操作规范(常用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技术操作规范(常用范本).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技术操作规范一、工作评估评估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基础性步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助人活动的最终成效。社工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评估,是为了明确服务内容、把握认定标准,进一步提高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水平,保证接受服务的老人得到科学的照料,使得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更加规范。(-)老人需求评估对申请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实际需求的评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社工开展工作实务的首要步骤。通过评估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工作,充分地满足老人养老需求,并减少资源的浪费。老人的需求评估主要从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情感行为、疾病状况等方面进行,社工通过评估对老人的切身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理清服
2、务思路,提出具体的服务方案。(二)服务工作过程评估服务过程评估是指老人在接受居家养老服务到一定阶段后,社工所进行的一个特定评估工作。包括对服务对象改变的评估和服务计划执行情况评估两个方面。1、服务对象改变评估此项评估是对老人接受服务前的状况与接受一定阶段服务后的状况进行比较,发觉老人在各方面的变化,主要以需求评估的各方面作为参照内容。社工通过对评估结果做总结分析,巩固老人需求得到改善的一面,对成效不明显的服务方式进行及时的调整。同时,积极地寻求当事人的意见,以便更加明确、快捷地为老人提供服务。2、服务工作执行情况评估此项评估是针对服务主体所进行的评估。包括对社区居家养老指导服务中心服务人员、服
3、务实体及社工本身的评估,评估方法分为问卷调查、参与观察、深度访问等多种形式。该评估是保证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评估者可以及时发现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并与服务主体一同商讨如何改进。对于不能符合老人服务要求的服务主体可采取淘汰制度进行替换,对优秀的服务主体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鼓励他们借鉴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服务主体之间的积极性和自控性,确保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目标的完成。(三)服务工作结果评估此项评估是指当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告一段落,对整个服务工作的有效性进行的评定,这是整个评估工作的核心部分。通过评估,可以使我社区居家养老指导服务中心更好地把握服务成效,以便为衡量服务你工作效果和改进中心服务质
4、量提供依据。并且对于社工自身来说,也可以从评估结果中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和能力,促进自己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成长。1、服务目标评估服务目标评估就是检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在多大程度上已达成预计目标。例如:在针对老人益智康复服务中,是否有效地防止并改善了老年人痴呆的现象;社工在开展老年小组工作过程中,是否帮助老人增进了对彼此的熟悉和相处,使老人在这个大家庭中快乐地生活。2、服务质量评估服务质量评估是对服务的品质进行评估。这项评估主要是围绕老人对接受服务的满意度来进行的。例如:服务人员对待老人态度、老人对中心开展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老人在中心的生活氛围、中心提供的饭菜质量情况等。3、成本效益评估成本效益评估是
5、指在这段时期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成果与所投入的资源进行比较,力图把服务成效进行量化。其中投入资源包括服务卷的发放、中心设施开支、工作人员的聘请与培训、展开活动资金以及其他必要开支。成果主要包括老人身体状况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情感世界的丰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以及对人口老龄化的应对能力等。通过比较,衡量出这段时间服务工作的效益,为下一步服务工作的安排提供有效的建议。当然,结果评估并不意味着评估工作的结束,它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社工应该继续对服务工作进行跟进,计划新的一轮评估工作。二、义工队伍的组织义工,又称志愿者,指的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
6、时间及精神和物质的人。义工和社工有很多共同点,他们都注重利他主义、服务他人,同时也有很大的不同,体现在价值理念、专业技能和要求等方面,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社会工作的专业技巧和价值理念可以提高义工服务的质量,而通过义工服务也可以增强社会工作的专业素养。因此,社工应努力联合义工,在我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形成一种“两工联动”的工作模式。社工与义工联动工作模式旨在通过社工引领义工,义工辅助社工,整合社工与义工两支队伍,优化社会工作人力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服务于老人需求,提升我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质量。(-)义工社工化义工队伍组成人员来源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包括学生、邻里、社区党员、街道社区
7、干部等,其优势是人数众多,队伍多样化、态度积极有爱心,但又具有其自身的天然缺陷,如流动性大、约束力差、专业性不足等。因此,可以把社工和义工结合在一起,由专业的社工对义工就专业知识、工作技巧上进行培训L由此提高义工的服务质量。(二)义工专业化“两工联动”并不是把社工与义工截然分开,义工队伍中也可以包括社工专业人员。对于那些刚刚毕业或还未毕业的社工专业人员,他们虽然熟悉社工专业理论,但缺乏工作经验,还不能胜任社工岗位的工作。因此鼓励各高校的专业社工在空闲时间多参加义工活动。同时,我中心将为社工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帮助社工专业在实习模式下构建一个系统规范的义工体系,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在为老人提
8、供服务中体现出社工的专业理念,另一方面也能帮助他们获得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机会。这部分人员的加入,将大大加强义工队伍的规模和质量。三、对护理员的介入护理员是指在中心里为老人服务的工作人员。社工对护理员的介入,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在护理员上岗前,除了接受专业护理技巧的训练。社工还可以对其进行理念层面以及与人沟通技巧的培训I,使得社工的元素能渗透到其工作中去,以人为本、尊重老人的理念在员工的服务中得到体现,护理员在提供服务的同时更加主动关心老人的情感和精神生活,从而提高福利机构的整个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主要是护理员的情感支持以及情绪疏导。护理员在长期的护老服务中,难免会产生身体和精神
9、的压力,以及由于老人的突然离世所带来的的负面影响。因此,社工应定期与护理员进行交流,及时了解护理员的情绪变化,并通过对护理员进行个案或小组的方式帮助其释放压力,消除不良情绪。四、社会资源的整合社工除了在中心帮扶老人外,还可以整合社会资源为老人排忧解难。首先,资源积累。一方面,社工动员社会各界对养老工作进行资源参与,如鼓励大家加入义工组织,扩大服务队伍,增强社会影响力,形成“两工联动”的工作模式;以及为困难老人联系慈善机构筹集善款等。另一方面,根据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具体所需,在社会上寻求到相应的资源,争取将其纳入养老服务工作当中。如协助医院为老人体检与组织健康讲座、聘请专家为老人宣讲关于财产、赡养、婚姻等法律常识。其次,资源调配。即社工将已有各种资源进行协调与分配,确保资源得到合理使用。居家养老的一个特点是能够将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结合起来。即老人可以住在家里,但是要动用社区的资源和服务系统以满足其各方面的需求。社工可以建构一个社区的资源网,包括政府、社区、服务机构、慈善机构、志愿者团体等组织,为满足老人的需要牵线搭桥,从而把每一个资源给调动起来,有效地防止已有资源地滥用或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