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美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docx
《新时代高校美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高校美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时代高校美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逐步形成立德树人、五育融合的育人新格局。美育作为五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落实立德树人、实现培根铸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一、高校美育思想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我国自古就非常重视美育。孔子提出对人的教育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教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孟子谈到子贡问乐,有闻其乐而知其德之言,也表明乐”对个人教化、改善气质德行的重要作用。中国近代的一些教育家同样重视美育。梁启超倡导趣味教育与情感教育,体现出
2、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强调国人应该远离宗教的刺激及影响,借用艺术的熏陶满足人性发展的内在需求,达到真”的境地。陶行知强调以诗的真善美来办教育,认为教育资源应该源自生活,借助生活中蕴含的各种审美要素,实现人的审美化提升,最终指向人的完善。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内涵式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基本方针。美育作为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实施途径,一直备受国家及教育工作者的关注。2023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
3、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新时代高校美育的价值意蕴在新时代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关注美育的意义和方法,对把握新时代教育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一是要坚持高校美育的主体性价值。所谓主体性,就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康德曾说过:人,总之一切理性动物,是作为目的的本身而存在的。因此,一种好的教育方式,必须体现个体的主体性价值,即能够充分尊重人的独立自主、自觉能动的本质特征,使个体达到真善美的境地。美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育的内容具有丰富性、包容性,美育的过程充满感情体验,体现出开放、自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代 高校 美育 价值 意蕴 实践 路径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