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生态城市与生态美学的融合 宜居城市生态环境构筑的美学理念与实践路径.docx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生态城市与生态美学的融合 宜居城市生态环境构筑的美学理念与实践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生态城市与生态美学的融合 宜居城市生态环境构筑的美学理念与实践路径.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生态城市与生态美学的融合宜居城市生态环境构筑的美学理念与实践路径随着自然灾害的频发,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安全。生态城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安全,要求既能满足城市的发展又不能破坏自然环境,因此建设生态城市成为各国解决城市安全的重点解决方案,构建生态城市成为城市规划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需求”不断增加,即要求城市的“生态美”。一方面,生态美学介入生态城市构建具有必然性;另一方面,生态安全下的生态服务功能设施的构建往往与“生态美”相矛盾。因此,需要从微观层面一古代城市协调经验、宏观层面一从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协调来解决生态安全与生态美学
2、的矛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诗意栖居二构建生态城市是城市规划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生态城市的既有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生态城市基础理论的研究,多与其他专业理论相融合,提出了低碳生态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生态经济城市等新概念或理论;二是生态城市规划方法的研究,如生态适宜性评价、生态足迹模型等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三是生态城市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是研究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无论哪一方面的研究,均说明了生态城市的构建与城市规划密不可分。城市规划的作用既有“控制性”的一面又有“引导性”的一面,“控制性”旨在控制城市不要向某个方向发展,“引导性”则重在引导城市向愿景方向发展。一个好的规划必须兼备“
3、控制性”和“引导性二我国既往的生态城市规划与评价研究多是探讨生态城市构建的“控制性”内容(如生态安全、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等方面),很少提及“引导性”内容(如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反映出了对城市中“美”的问题重视不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自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后,市场经济对物质需求的供应较为完善,文化需求正随着物质需求的满足而逐步显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中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都与“美学”有关。这种关于“美”的文化需求体现在
4、“公众对城市生态园林环境的满意度”和“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中,但都不是明确的指标要求。一方面主要是因为“美学”未在生态城市构建的理论、实践研究中得到重视;另一方面是因为生态城市所探讨的“生态美”与传统概念中的“美”被混淆,对“美”认识的二元对立问题,即“美”是主观还是客观问题未有明确结论,难以将“美”明确列为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在西方,“美”和“科学”的关系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就备受热议,甚至有的研究将“美”和“科学”的重要性相提并论,提出了美较真理更重要,美引导科学发展”等观点。生态城市规划作为科学的一部分,其与美学在西方研究中早有融合。早在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生态城市”之前,美国
5、科学家已于1949年提出“环保美学”的概念,这一概念后来被我国学者称为“生态美学”,因此本文所探讨的“美”是生态城市中的“生态美”,而不是传统定义下的“美”。生态美学的具体内涵一直都是各个学派及不同学者思考和探讨的重点,虽然不同学者对生态美学的表述各异,但都有比较一致的认识:生态美学是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审美关系,追求“诗意栖居”,符合生态规律,强调各种生命之间相互支持和协同进化的美学;生态美学建立在系统整体观的思维范式之上,表现为超越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回到人与自然万物的一体化,同时超越本质与现象的二元对立,回到本质与现象未分的状态。本文结合生态美学理论,探讨生态美学介入生
6、态城市构建过程,一方面强调生态美学对生态城市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探讨实现生态美学与生态城市融合的方法、措施。生态城市与生态美学的关系1、“共通价值”下生态美学介入生态城市构建过程的必然性生态城市和生态美学均以“生态”为理论基础,在价值基础方面是共通的。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而构建生态城市旨在践行此战略,基本价值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根本。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将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生态美学的价值要求来说,生态美学的内涵主要包括三方面:生态美学尊
7、重生命的主体性,其价值立场和理论向度均建立在对生命主体存在的认识之上,以尊重生命的主体存在为基础;生态美学强调生命的关联性,自然界所有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生命体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网络关系,生命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包含、共生共存是生态美学理论内涵的突出特征;生态美学体现了生命间的和谐,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构建起和谐的审美关系。对于生态文明战略而言,生态城市与生态美学均可认为是有效的实施途径。生态城市的内涵存在“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有形”指对具体城市空间的规划,“无形”指对城市所蕴含的文化、习俗、艺术等的延续。“有形”是“无形”的载体,“无形”是“有形”的根基,两者对于生态
8、城市构建而言同等重要、相辅相成。基于图底理论,对于“有形”的生态城市空间规划而言,生态城市的图底关系即是地面建筑实体和开放空间虚体的比例关系。生态城市构建需要在空间结构合理的基础上考虑人、社会、自然三者关系的协调,构建出惬意的城市空间,即“诗意栖居:在生态城市构建中,“无形”的城市文化、习俗、艺术等是生态美学的精神根源,即“诗意栖居”中“诗意”之根本。我国历史文化悠久,诸多文化、习俗、艺术与历史文化名城、名山、名川、名湖共存,虽然目前对历史文化区域和各类“无形”文化的保护已成为各界共识,但各种文化、习俗、艺术被“笼”进了图书馆、展览馆、剧院,历史文化区域则变成了旅游景区,“无形”的文化与“有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生态城市与生态美学的融合 宜居城市生态环境构筑的美学理念与实践路径 推动 生态 文明 建设 视角 城市 美学 融合 生态环境 构筑 理念 实践 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