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安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人社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安排.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市人社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安排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人社局不断强化“人力资源要素配置、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稳定”三个定位,紧紧抓实“四个聚焦”,锚定稳就业、惠民生、强人才、治欠薪、防风险、促稳定等各项目标任务,不忘初心、阵厉奋发,奋力开拓工作新局面。31项人社事业年度发展计划和省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均全面超额完成。省政府目标绩效考核指标和省对市单项考核指标中,就业全省第1,社会保险参保全省第1,城镇居民增收全省第4(比上年前进8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连续5年获全省A级评定。营商环境“劳动力市场监管”指标位居全省第Io连续2年荣获“全国劳动保障新闻宣传优
2、秀单位”,获得“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一、2023年工作回顾今年以来,滁州市人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强化“人力资源要素配置、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稳定”三个定位,紧紧抓实“四个聚焦”,锚定稳就业、惠民生、强人才、治欠薪、防风险、促稳定等各项目标任务,不忘初心、阵厉奋发,奋力开拓工作新局面。(一)聚焦理论武装。一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切实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构建“党组引领学、专家辅导学、集体研讨学、支部集中学、个人自主学”五学机制,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全面、准确、深入地学习
3、领会、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工二是牢固树立“治国安邦的大问题”意识。4月16日,求是杂志第8期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文章发表后,市人社局按照省厅的部署要求,第一时间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从“学习”“宣传”“贯彻”三个方面同时入手,按照”高点定位、系统谋划、突出重点、强化执行、注重实效”的工作要求,在“新”和“实”上下功夫,积极落实社保制度改革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加快社保卡“一卡通”建设,健全基金监管体系,兜牢基金安全底线。推动企业年
4、金发展、建立养老保险待遇核准监督复核机制等工作为全省作了有益探索和典型示范,得到省厅专门转发表扬,受到市委许书记高度肯定。(二)聚焦促进发展。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促进人力资源精准匹配,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破解企业招工用工留工“三难”困境。一是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坚持精准施策,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46万人,完成261%o新增转移农业劳动力7.96万人,完成142%。失业人员再就业率78.85%、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率93.7%,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帮扶7.4万名脱贫劳动者稳定就业。二是招工帮办成效明显。认真落实全省“两保五对接”工作要求,扎实推进“三级
5、三方服务千企”和区域劳务对接工作,主动上门对接南京市人社局商讨结对帮扶事宜,签订合作备忘录,达成10项具体合作事项,制定实施结对帮扶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限要求,确保合作帮扶取得实效。成功承办南京都市圈职业技能竞赛和南京都市圈人力资源产业协同发展交流研讨会。创新企业招工帮扶“五五”打法,举办“2+N”招聘会2109场次,开展“才聚皖东乐业滁州,等网络直播带岗活动91场次,设立“零工驿站”实体网点10个,帮扶重点企业招工9.16万人,完成全年用工总需求的130%,有效保障企业生产用工需求,相关做法受到中国劳动保障报经济日报中国就业等媒体报道。三是高端引才顶格推进。制定年度人才工作方案,大力招
6、引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团队)263人,完成97%o在全省率先开展“千企百校智汇滁州”高校毕业生集中云招引活动,书记、市长顶格推进,市县成立18个工作组一体联动,组织千家企业和百所高校万名毕业生线上线下对接交流,举办活动17场,参与企业3000余家,收到求职简历2万余份,在滁就业大学生同比增长近10%o安全实施事业单位招录等人事考试25项,服务考生15.3万人次,考试规模增长13%。四是助企纾困援企稳岗。严格落实社保费“降、缓、返、补、扩”一揽子减负稳岗政策,为16万家企业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1.66亿元,受理198家企业社保费缓缴申请1600万元,为1.13万家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9300余万元。
7、五是发挥创业带动效应。贯彻落实“皖创22条”和创业安徽推进会精神,高规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滁创23条”,开展创业培训2800人,发放创业贴息贷款2.17亿元,新增市场主体6.27万户。举办第五届“中国创翼”暨第四届“赢在江淮”创业大赛滁州选拔赛,近年来首次获得省级创业团队2个。人社局还获得第四届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团体总决赛铜奖。(三)聚焦惠及民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织密织牢民生保障安全网。一是城镇居民收入稳步提升。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98元,同比增加1836元。增速6.2%,排全省第4位(同比进8位),
8、高于全省增速0.7个百分点,高于全市GDP增速0.9个百分点。二是全民参保计划深入实施。全市城镇职工养老、机关事业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分别参保64万人、13万人、45万人、30.8万人,分别完成105%、101%.109%、103%o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当年缴费116万人。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保待遇82亿元。稳步提升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全市22.46万名退休人员人均增资127元/月。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促进企业年金发展意见,得到省厅转发表扬。三是暖民心工程扎实推进。大力开展“三公里”就业圈建设,16个先行试点社区已全面铺开,165个市县社区也及时跟进,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取得积极成
9、效,开发临时性专岗2181个,开发公益性岗位3081个,开发青年见习岗位3527个,开发短期见习岗位2206个,新增技能人才2.2万人,各项指标均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新徽菜名徽厨”暖民心行动落地见效,组织徽菜师傅技能培训1757人,完成313%。四是服务方式持续优化。推行“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柜台办结”的综合柜员制服务模式,打造15分钟社保经办服务圈。创新“居保贷”业务,发放贴息续保贷款30万元,助力提升养老金水平。五是社保卡发行应用快速推进。坚持合力推进,加强工作调度,扭转落后局面,全市三代社保卡发行196万张,任务完成比全省第一,持卡人口覆盖率全省第三,应用领域和应用深度均居全省前列。
10、(四)聚焦维护稳定。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全力维护“二十大”等重要节点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一是协调劳动关系工作积极推进。开展“诊千企、优环境、促和谐”服务活动33场,诊断服务企业710家。加强劳动关系风险监测和研判,开展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专项行动,规范平台企业用工管理行为。二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效能持续提升。开展调解仲裁工作质量评学活动,力口强“两基”调解组织管理,建成驻经开区劳动人事争议派出仲裁庭、驻重点企业驻企流动调解仲裁庭,近距离服务企业与职工。全省首创滁州市劳动人事争议“智慧仲裁”调度指挥中心正在建设中,创新推进新业态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建设。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963件,结案率、调
11、解率分别为96.86%、75%,分别超省厅目标任务4.86%、15%,柔性调解方式结案案件达3/4以上。三是根治欠薪工作机制逐步健全。深入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建立治理欠薪“三清”工作机制,实体化运行市根治办,8家成员单位12名工作人员常驻办公,实现在建工程项目常态化巡查全覆盖,严控欠薪增量问题。扎实推进根治欠薪百日攻坚和夏/冬季专项行动,集中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执法月活动,累计受理办结工程建设项目欠薪线索共计1039件,涉及1566人,涉及金额2083万元,处置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欠薪投诉734起,为8416名农民工追发工资188亿元。四是管理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出台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暂行
12、办法,加快人力资源产业培育和发展,全市已建成运营人力资源产业园4个,在建6个,入园企业UO余家。巩固深化社保基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成果,扎实开展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健全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风险防控体系,重点核查疑点数据660条,违规资金追缴率达92%,位居全省前列。五是信访维稳工作稳定有序。紧盯“二十大”等重要时间节点,做好矛盾纠纷排查、风险隐患梳理、信息分析研判、专题安排部署等环节,组织召开人社领域信访形势分析会,扎实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累计办理信访事项370件次,全市人社领域信访形势平稳有序。二、2023年工作安排市人社局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
13、神,紧盯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力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一)就业创业工作。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扎实推进暖民心行动,统筹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以o大力推进“三公里就业圈”建设,着力打造“一中心多点”就业服务体系,使群众在家门口能够享受就业服务。落地落细“滁创23条“,发挥创业带动效应,创建国家创业型城市。(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深化社保制度改革,理顺规范经办管理体制。严格落实社会保险降费减负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维护社保基金安全,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三)人事人才工作。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切实壮大“两高”人才队伍。研究出台支持高校毕业生和高技能人才来滁就业创业政策措施,促进更多人才加盟美好滁州建设。制定实施扩大主城区人口规模行动方案,提高中心城市综合能级和首位度。(四)劳动关系工作。全面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着力深化根治欠薪行动,积极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强劳动关系风险预警,提升源头预防能力,强化劳动人事争议调处,加大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力度。开展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提升劳动关系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