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信息技术4998021.docx
《信息与信息技术49980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与信息技术4998021.docx(8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信息与信息技术4998021教学目的与要求(1)感受生活中的信息,认识普遍存在的信息,体验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重要性。(2)熟悉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过程。(3)熟悉信息技术的含义,感受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能够明白计算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技术。(4)感受信息对生活、学习的作用,初步形成善于发现信息问题,并主动获取信息、积极参与信息活动的意识。课时安排建议安排12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表达等;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难点:感受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熟悉生活中信息的一些过程。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是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理论部分,学生通过学习,明白
2、信息是无处不在的,信息很普通,信息很重要,在使用信息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就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诞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因此说计算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技术。学生要熟悉为什么要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2、教学方法指导教师可通过直观教学法,让学生对出示的图片进行描述,说一说从中能得到如何的信息。再通过学生来举例,从而达到感受信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目的。在学习信息的获取时,让学生交流一下如何通过自己的感官来获取信息,当教师指出想要获取更多的信息,更远的信息等时,能够让学生再次交流一下,引出各类各样的信息工具,从而让学生明白:利用各类信息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获取更多、更远、更好的信息。信息的传递方式很
3、多,从古代到现代,但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可能在现代也在使用,并没有完全的取代。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能够使用大量的实例,激起学生对科学热爱之情。通过学生的讨论,完成讨论坊的表格。教师要向学生说明,不一致的对象,信息传递的方式会不一致;不一致范围的对象,信息传递的方式也会不一致。在“信息的处理”内容上,教师要着重说明计算机在信息处理工作上有着很大的优势,因此在信息技术中,计算机技术是重要的一种技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原因。通过游戏(实践园),让学生懂得到信息的获取方式会影响信息的处理及传递;信息的处理方式也会影响信息的获取、传递等。另外,让学生熟悉信息的一些特征,如时效性、失真性、
4、有用性等。参考资料(一)信息技术要紧包含下列几方面技术1、感测与识别技术它的作用是扩展人获取信息的感受器官功能。它包含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技术。这类技术的总称是“传感技术”。它儿乎能够扩展人类所有感受器官的传感功能。传感技术、测量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遥感技术,更使人感知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信息识别包含文字识别、语音识别与图形识别等。通常是使用一种叫做“模式识别”的方法。2、信息传递技术它的要紧功能是实现信息快速、可靠、安全的转移。各类通信技术都属于这个范畴。广播技术也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技术。由于存储、记录能够看成是从“现在”向“未来”或者从“过去”向“现在”传递信息的一
5、种活动,因而也可将它看作是信息传递技术的一种。3、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信息处理包含对信息的编码、压缩、加密等。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基础上,还可形成一些新的更深层次的决策信息,这称之信息的“再生”。信息的处理与再生都有赖于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超凡功能。4、信息施用技术是信息过程的最后环节。它包含操纵技术、显示技术等。由上可见,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操纵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二)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标志人类的第一次信息革命标志是语言的产生,第二次信息革命的标志是文字的使用,第三次信息革命是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信息革命的标志是电信与
6、无线电技术的发明,第五次信息革命的标志是电脑。()信息的特征可量度。信息可使用某种度量单位进行度量,并进行信息编码。如现代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可识别。信息可使用直观识别、比较识别与间接识别等多种方式来把握。可转换。信息能够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如自然信息可转换为语言、文字与图像等形态,也可转换为电磁波信号与计算机代码。可存储。信息能够存储。大脑就是一个天然信息存储器。人类发明的文字、摄影、录音、录像与计算机存储器等都能够进行信息存储。可处理。人脑就是最佳的信息处理器。人脑的思维功能能够进行决策、设计、研究、写作、改进、发明、制造等多种信息处理活动。计算机也具有信息处理功能。可传递。信息的
7、传递是与物质与能量的传递同时进行的。语言、表情、动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话等是人类常用的信息传递方式。可再生。信息通过处理后,能够以其他形式再生。如自然信息通过人工处理后,可用语言或者图形等方式在生成信息。输入计算机的各类数据文字等信息,可用显示、打印、绘图等方式在生成信息。可压缩。信息能够进行压缩,能够用不一致信息量来描述同一事物。人们常常用尽可能少的信息量描述一件事物的要紧特征。可利用。信息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与可利用性。可共享。信息具有扩散性,因此可共享。参考教案课题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与技能: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过程与方法:掌握信息活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 信息技术 4998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