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制度-内部技术协作制度.docx
《公司制度-内部技术协作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制度-内部技术协作制度.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公司制度-内部技术协作制度1目的通过部门间技术成果的共享和人员的协作,科学的规划、整合公司技术成果和研发资源,提高研发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和公司整体研发效率,提升公司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2适用范围集团各分公司、事业部之间技术成果、研发任务、人员的协作。3定义内部技术协作指当项目组面对技术难题或较大任务量无法凭借本单位的力量解决时,通过技术成果的有偿使用或在公司内部横向获取技术和人员帮助的一种工作模式。内部技术协作包括成果有偿使用、任务协作、人员协作三种方式。对于无法通过内部技术协作解决的技术难题可寻求对外技术合作的途径。3.1 成果有偿使用成果有偿使用是指通过支付一定费用使用公司成果库中已有成果
2、的行为。3.2 任务协作任务协作是指在明确项目某项研发任务要求的情况下,由其他单位承担该项任务,任务协作应该有明确的交付件。3.3 人员协作人员协作是指根据项目需要,由其他单位指定人员到该项目组完成部分指定工作的行为。工作完成后,协作人员应回到原单位从事原有工作。4原则自愿原则:应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开展协作,当涉及人员协作时,原则上不应影响协作提供单位的正常工作开展。事前原则:协作双方应在事前就协作内容、协作进度、权力与义务、协作金额等要素达成一致,协作过程遵照执行,协作完成后落实激励。核算原则:协作的核算金额应参照但不高于业内标准;提供协作人员在协作期间的工作量、人数应纳入到协作提出单位的研
3、发效率统计中;人员协作不作为人员饱和度的统计依据,不应影响原单位人力编制的增减。分配原则:应确保协作提供部门和个人均受益。5职责5.1 科技部负责内部技术协作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解释工作,具体包括:协作必要性判定、协作工作模式与核算方式的指导与建议;监督内部技术协作过程的符合性,审核激励分配方案的合理性;受理建议与投诉;维护本办法。5.2 协作提出单位研发单位作为内部技术协作的提出单位,负责按照本办法提出协作申请,与协作提供单位协商、确定协作的工作模式与核算方式,并达成协议,履行协议。5.3 提供协作单位研发单位作为提供协作的单位,负责按照本办法与协作提供单位协商、确定协作的工作模式与核算方式,
4、并达成协议,履行协议。54财务部门财务会计部负责审核协作协议中激励方式、金额的合理性,按照协议和激励申请实施激励核算和发放。5.5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源部负责内部协作激励中纳入年终奖部分奖金的核算和发放;审核人员协作的核算方式,下达通知,调整人事信息。6工作流程6.1内部技术协作申请流程协作提出单位填写内部技术协作申请表提交至科技部,如属公司已有技术成果,可提出技术成果协作申请,如属工作任务量大或技术人员能力欠缺,且不属于公司明确认定的联合争取等跨部门项目工作,可提出任务协作和人员协作申请。科技部对内部技术协作的必要性、协作类别进行审核,研发主管领导批准通过后,分别按照技术成果协作和任务协作、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司 制度 内部 技术 协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