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心得体会座谈发言二篇.docx
《高标准农田建设心得体会座谈发言二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标准农田建设心得体会座谈发言二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高标准农田建设心得体会座谈发言(二篇)篇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农田质量是粮食安全的根基。建设高标准农田,既能助推农业增效,也能促进农民增收,还能助力生产方式转变。评估数据显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能够提升1到2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到20%,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实现“一季千斤,两季吨粮”,化肥施用量还能减少13.8%o耕地提质量,丰产增底气。从这个角度而言,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不断提升耕她质量以及耕地综合产能,既是保证农田必须是良田的内在要求,也是进一步筑牢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础的题中之义。
2、过去一些土渠跑冒滴漏,现在田间铺设自动喷头,浇灌省事又省心;以往田边多是泥土路,进出不便,如今道路升级,农机能直接开进田间;曾经春怕旱、秋怕涝,而今旱能浇、涝能排,“望天田”成了“高产田”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种粮农民尝到了耕地质量提升带来的甜头。三分建、七分管。高标准农田,建好更要管好。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建设和管理并重,结合各地实际,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管护机制,就一定能夯实粮食生产的土地根基,为端牢“中国饭碗”提供坚实支撑。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发改、国土、农业、水利、财政等多个部门,但各部门对项目建设内容、标准、投入要求有一定的差别,必须集中整合和统一规划,否则难以形成建设的
3、合力。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构建统一高效的农田建设管理新机制,加强资金保障和人员力量配备,抓好顶层设计和规划修编,全面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同时,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激励措施,结合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对任务完成、资金投入、建后管护等内容开展综合评价,实行奖优罚劣,多管齐下、多力齐发,又好又快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发展的方向是“高产、优质、局效、生态、安全”,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向是“轻简化、机械化、精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因此,国家全面布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生产走向绿色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方向,也从根本上确保我国粮
4、食安全的有效举措。要从过去单纯追求粮食产出率,转变为强调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绿色发展水平的协同提高,通过发展资源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切实完善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农业现代化,以保持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平衡。高质量农业是粮食安全的保障,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能够新增粮食产能,而且能够提升农田抗灾能力,确保任何时候产得出、供得上,从而牢牢稳住粮食安全的基本盘。因此,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发展高质量农业、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实现生产方式的“变绿”“变优”,让农民从土地上看到效益,就能促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篇二十八届*中全会要求
5、,2020年全国高标准农田面积要达到8亿亩,在2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近年来,*镇大力推进土地适度规模建设,成立118家种植业家庭农场,并且有2个是省级示范农场。通过家庭农场建设,全镇田间硬质道路30多公里,硬质沟渠50多公里,电灌站84座,排涝站35座,各类农机具700多台,基本实现了农田主干道硬质化、田块方整化、沟渠硬质化、农具机械化。但随着家庭农场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发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还大有课题、文章可做,部分农田设施己不能适应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结合*实际和家庭农场建设情况,就高标准农田建设谈几点个人想法。一、高标准农田建设要着重在“高”字上做文章1、布局规划要高标准。要用城市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准 农田 建设 心得体会 座谈 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