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宋词十七讲感悟.docx
《读唐宋词十七讲感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唐宋词十七讲感悟.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屈杜魂”读唐宋词十七讲感悟标题借用的是本书作者叶嘉莹先生自己的两句诗。全诗如下:构厦多材岂待论,谁知散木有乡根。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屈杜魂。诗歌化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之“方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蓍倾太阳,物性固莫夺”,一方面表现了先生对祖国的缱绻深情,一方面表现出她欲以传承和弘扬古典诗词来回报祖国的一番情愫。1979年的叶先生,已经55岁了(先生生于1924年)。但此时的她,历经波折,终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故土,其欣喜之情跃然可见。先生一生跨越新旧两个时代、两个世纪,历经战火硝烟,从大陆到台湾,从台湾到美国,最后定居加拿大。无论在哪里,对故乡故土的思念永远藏
2、在心中。回国后,先生先后游历了祖国东西南北的大好河山,诗情勃发,写下了诸多感怀之作。先生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先后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各地的高校讲授中国古典诗词,引发热烈反响。她用数十年的时间,把从诗经开始,到唐诗宋词,一直到清朝的古典诗词作了一次全方位的讲解,出版了作品数十部。唐宋词十七讲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作为出生于“文革”那个特殊年代的我,从小就对文字充满好奇。惜乎身居偏僻的农村,文化的沙漠,可读的书有限,阅读面相当狭窄,阅读量也少得可怜。直到后来在县城里读师范时,方才有机会读一些书。师范二年级的时候,我得了急性阑尾炎,手术后住在病房里,整天很是
3、无聊。正在这时候,同学送来一本好像是叫唐宋词选讲或者唐宋词选读的书,病中的我一读之下,只觉余香满口,大有“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浑然忘记了伤口的疼痛。从那时起,便深深喜爱上了词这种文学种类。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叶先生讲解诗词的文章,感觉深入浅出,妙趣横生,深得我心。终于,利用今年这个闲下来的时间,把这本书从头到尾读完了。一个人,一生总得有一点什么爱好和追求。前两天听段增勇老师的讲座,题目就是“给自己确立一个生命方向”。恍然之间,又记起了陶行知先生说的“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叶嘉莹先生大概就是为古典诗词在这个如今已经有些过分物质、过分坚硬之世界的传承
4、而来的吧。此书是叶先生应辅仁大学校友会、中华诗词学会等部门之邀于北京、沈阳、大连等地所作讲座的记录。书中,先生通过对温庭筠、韦庄、苏轼、辛弃疾、王沂孙等十五位词人的代表作品的讲解,给我们呈现了词这种文学作品从唐朝到南宋的发展脉络,详细分析了每位词人的特点和他们在词的发展史上的开拓、贡献。她带领我们走进那些至今仍然闪耀着熠熠光辉的千古名篇,深入到每首词的语言和情感深处,揣摩作品的艺术技巧和成就,让我们充分领略到词的精妙和美感。叶先生的讲解,让我对词这种文学体裁有了新的认识。以前我也读过一些讲词的文章,也能感觉词的确很美,但是总的来说印象不深,收获不大,总觉得好像是泛泛而言,好像缺少了一点什么。而
5、读叶先生的书则不然。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我时时会产生会意之感。读到某些解读时,经常有豁然开朗之感。虽然我与叶先生素昧平生,但我的眼前常常浮现出她的形象个古典优雅的先生,站在我的面前,用抑扬顿挫的声调为我将词的神韵娓娓道来。我不知道佛祖拈花迦叶微笑到底是什么情形,但我读此书,的确时时有会心微笑的感觉。自诗经离骚起,中国有漫长的诗教传统,诗一向是文学的正宗。唐宋之际,词“横空”出世,经唐末到有宋一代词人墨客之不断发扬光大,宋词取得了与唐诗齐名的地位,后世遂以唐诗宋词来代表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相对诗而言,词,究竟有一种怎样的美呢?叶先生认为,与诗多半是显意识的“言志”不同,词从它初起的时候本身只是歌女
6、们演唱的、不带作者思想怀抱理想志意的歌词,因此具有一种隐意识的微妙的美。她用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说到的“要眇宜修”,即“女性的、最精致、最细腻、最纤细幽微,带有修饰性的非常精巧的一种美”来概括词的独特之美。同时,“诗之境阔,词之言长”,如果说诗的境界壮阔,是一种壮美;那么词的韵味悠长,就是一种优美。先生的分析让我对词“要眇宜修”这几个字代表的意思若有所思。人间词话我也读过,但是当时读到这四个字的时候,虽然也查了工具书,作了一些思考分析,但对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意思始终有点模糊,没有什么深刻的体会。先生结合对楚辞湘君中诗句“美要眇兮宜修”的解读,让我终于体会到了这四个字中蕴含的微妙意味,对词的这种
7、审美特质有了比较深的认识。回想自己以前读词的经历,好像的确比较喜欢一些“幽微”的、“婉约”的词。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摘抄过一些词,有同学拿来一看,好像还说过怎么全是婉约词呢?我也奇怪,作为一个男性,怎么会喜欢婉约的东西?现在终于明白了,一者是我虽为男性但内心本身还是比较细腻,再者,更主要的是,在那个时候,词就以它本身“要眇宜修”的特点吸引了我。整个十七讲十五个词人,叶先生根据每个词人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他们的创作特点,对他们在词史上的地位和贡献作了准确的评价。比如温庭筠的特点,一个是他使用的语言符号具有“感性上的直觉”,一个是这些语言符号“带着我们中国的民族社会文化传统的很浓厚的色彩”,即美感的直觉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宋 十七 感悟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