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路径与政策框架研究.docx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路径与政策框架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路径与政策框架研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路径与政策框架研究摘要:为有效推进中国经济和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考虑减碳方案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提出了C02净排放量达峰及碳达峰、碳中和平台期的概念,阐明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基本思路以及经济、社会、技术低碳转型过程对目标实现路径的影响,研究了政策框架的调整建议,探讨了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提出宜根据行业特点采取产品的物理量碳强度指标、价值量碳强度指标,以及其他能够衡量碳减排成效的指标来设计碳减排路径;我国碳减排的总体趋势是在2030年前达峰后先是波动下降到稳中有降(至2035年左右),然后是平稳下降(至2040年左右),再后是接近线性下降(至2050年左右),最后
2、是加速下降(至2060年),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提出应从理顺政府职能、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指标体系、科学核算排放等方面调整现有的政策框架,建立涵盖约束性和指导性指标的多级指标体系等建议。提出应重点关注能源低碳转型中电力系统的重大安全风险、转型系统成本、有序减煤等重点问题。0引言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2月12日,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
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主席的宣示表明了中国根据巴黎协定应不断加大国家自主贡献(NationaIDeterminedContributions,NDC)力度的原则,并更新了NDC的主要内容(以下简称新NDC)。在新NDC中,碳中和愿景是总要求,C02排放量尽早达峰与单位GDP的C02排放量持续下降体现了中国未来10年内低碳发展主要特点;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加快发展及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体现了中国低碳转型的基本动力和核心内容;森林蓄积量增加则是体现了减碳与增汇同步推进的战略。2021年3
4、月15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进一步深化对新NDC的理解,分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及政策需求,对推进中国经济和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概念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内涵,国际国内不同机构在发表的报告和文章中并没有统一说法,所以研究结论不论是否相同,难有可比性。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方案,必须厘清有关概念。1.1 碳达峰、碳中和的“碳”的内涵应对气候变化,控制碳排放,源于京都议定书,该书中规定限排的温室气体为6种,即二氧化碳(C02)、
5、甲烷(CH4)、氧化亚氮(N20)、六氟化硫(SF6)、氢氟碳化物(HFC)、全氟化碳(PFC);京都议定书多哈修正案中又增加了三氟化碳(CF3)。巴黎协定第二条之一第(一)款提出:“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之内”。2.0目标对应的全球“C02净零排放(即碳中和)”时间约在20702080年之间(标志年约2074年),温室气体的中和(净零排放)在20802090年之间(标志年约2085年);而将温升幅度努力限制在1.5之内时,碳中和的时间约在2050年左右,温室气体中和的时间是在20602070年之间(标志年约2063年)
6、。多数研究表明,现有的国家自主减排贡献很难实现2.0和1.5温控目标,但中国敢于做出承诺的碳中和时间在2060年前,与2.0温升幅度控制要求基本一致,并努力向1.5要求接近。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全球升温1.5C特别报告术语表中的定义,“碳中和(Carbonneutral)”也称“C02净零排放(NetzeroC02emissions)”,即“在规定时期内,人为C02移除在全球范围抵消人为C02排放量时的状态”;“净零排放(Netzeroemission,又称温室气体中和)”是指“在规定时期内,人为移除抵消排入大气的GHG人为排量时的状态”。另外,为实现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没有
7、“净影响”的“气候中性(Climateneutrality)”,则要采取比“净零排放”要求还要严格的其它措施(如人类活动会影响地表反照率或局地气候)。可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碳”是指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C02和从大气中移除的C02,不包括其他温室气体。C02净排放值应当是“排放”与“移除”相减后的差值,结合中国对“单位GDP的C02排放”指标所代表的价值意义的理解,可以认为中国C02排放达峰应是指排放的C02量与移除(如植树造林等)的C02量相减之后的C02净排放达峰。基于此,我国碳达峰目标中碳的内涵才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在制定国家和地方有关碳减排方案时才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碳达峰 中和 目标 实现 路径 政策 框架 研究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