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docx
《碳达峰、碳中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达峰、碳中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碳达峰、碳中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而科技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政府倡导的一种产学研合作组织形式。为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整个“碳达峰、碳中和”中的支撑作用,在对相关研究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实现“双碳”目标的需求和目前的实际状况,提出一个求真务实的研究框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前的研究情况近年来,关于产学研联盟的讨论比较多。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学研联盟的形成、合作模式、运行机制、制度设计、绩效评估以及联盟的风险和知识转移、技术转移等方面。产业技术创新
2、战略联盟是产学研合作的一种,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不仅是一种技术联盟,而且是一种基于满足企业长期技术创新需要的战略联盟。2008年12月,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战略合作组织。目前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研究可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归纳目前国内有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联盟的内涵和特点。(2)关于联盟的构建目的。高广文(
3、2008)将其分为三种:技术攻关合作联盟,目的是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问题;整合产业链合作联盟,目的是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技术标准合作联盟,目的是制定产业技术标准。(3)关于联盟建设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总体相对较少。有的也多是宏观的讨论,而针对具体联盟是如何建设的研究很少。(4)关于联盟的合作模式。蒋芬(2009)将其分为企业主导型、行业协会主导型、科研院所主导型和政府推动型四种模式。(5)关于联盟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先行研究中大多集中在利益分配机制方面,其实,现阶段联盟研究与实践亟待补充和完善其他一些运行和管理机制。(6)关于联盟的借鉴研究。主要是把国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动向和
4、成功经验介绍到国内。关于联盟的稳定性和绩效评价。(8)关于联盟的法理问题。总的来看,联盟的宏观研究不少,深入的案例分析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流于一般,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地看,很多学者对联盟的合作模式进行了分类讨论。但是,对如何选择合理的模式来整合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的各项资源却鲜有深度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尤其是没有深入分析联盟内部的治理问题,即对联盟运行中存在的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冲突协调机制和稳定性等重要问题研究还很少。一个“碳达峰、碳中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研究框架基于以上分析,在新时代,首先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一步,对推动分离的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碳达峰 中和 产业 技术创新 战略 联盟 研究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