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的艺术审美表达浅析.docx
《石涛的艺术审美表达浅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涛的艺术审美表达浅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石涛的艺术审美表达浅析摘要:明末清初是文人画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诸多卓越的文人画家,此时的中国绘画艺术界临摹与创新不断碰撞。石涛作为创新一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了笔墨当随时代借古以开新搜尽奇峰打草稿等观点,继承古法、打破传统、力求创新的思维方式,在他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推波助澜,使他成为清初杰出的山水画家之一。关键词:石涛;题跋;山水画;师法自然石涛(1641-1707年),名若极,原姓朱,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广西桂林人,小字阿长,僧名为元济。他的别号有很多:大涤子、钝根、石道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清湘遗人、零丁老人、清湘陈人、清湘老人。石涛与朱奇、髡残和弘仁并称清四僧,是明末清初极富创造力的著名画
2、家之一。石涛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提出笔墨当随时代借古以开新,支持绘画标新立异,反对闭门造车和对传统古画的盲目临摹。作为我自立我法的提倡者,石涛打破了传统山水绘画观念的束缚,开阔了山水画的创作境界,遵循内心的想法进行艺术创作。他的绘画思想对中国绘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者的创作提供了借鉴。一、搜尽奇峰打草稿一艺术创作背景明末清初,中国画蓬勃发展,绘画技术和方法日渐成熟。清初的艺术家开始对前人流传下来的绘画技法、技巧进行总结,出现了以四王为代表的提倡“师法古人的传统型画家和以四僧为代表的强调师法自然的创新型画家。石涛是当时推崇创新画法的主力人物之一,他以师造化为创作第一要义,在传统
3、绘画中融入新的思想与血液,他笔下的每一幅作品都富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和饱满的个人感情,他本人亦是革新清初画坛的主力军。搜尽奇峰打草稿这幅作品是石涛50岁记游所作(图一)。此画为长卷轴,画中山石层峦叠嶂、引人入胜,尖峰高耸入云、陡峭险峻,怪石、乱石错落其间,并有苍松茂树、舟桥屋宇点缀,卷尾有一小山屹立在湖中心,烟浮远岫,思出画外。皴擦点染,挥墨豪放,山涧云雾萦绕、树木若隐若现,极具神韵。石涛在创作搜尽奇峰打草稿时共分三步:与友人一同渡潇湘、过洞庭、游武昌,早期的游玩经历是他搜尽奇峰的第一步;在徽州旅居时,多次到黄山游玩,创作了大量与黄山有关的画作,在黄山领略到的奇闻异景,开启了他搜尽奇峰的第二步;离
4、开黄山,前往南京,他在那里结识了许多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多日交流,思想观念被进一步革新,此时要搜尽的奇峰已经不单指外观物象,而是一种思想境界,这是他的第三步。石涛一生多随意之作,但绘此图时弹精竭虑。此图绘制时正是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即石涛主张不立一法,不舍一法”的时期。石涛在游历了四方山水、奇观异景以后,耗费心血,精心完成了这幅搜尽奇峰打草稿,此时正是石涛绘画艺术的成熟时期。收藏家潘正炜评价这幅画道:此画开卷如宝剑出匣,令观者为之心惊魄动,真奇笔也。寓奇思于奇笔,即以奇笔绘奇峰。石涛子洵不愧为一代奇人也。二、搜尽奇峰打草稿一题跋的分析在石涛的画作中,不仅画面随意,题跋也变化无穷(图
5、一)。在文人画中,题跋多用来补充说明画面没有涉及的情景表达。题跋是研究石涛的重要切入点。在石涛的画上,任何一个位置都有可能出现题跋,有的在上方,有的在下方,有的在首,有的在尾,有的在边角。甚至有时为了满足画面的布局安排需要,在画的中间也会出现题跋。题跋的内容多种多样,有阐述画论、画法的,有只服务于画面效果而和绘画内容无关的,有感叹自身经历、品尝人间百态、抒发内心情感的。石涛题画诗的字体千变万化,他的字体数量多、内容多、变化多,忽而隶篆,忽而行草,有时候甚至多种字体一起使用。石涛十分讲究字体与画面的搭配、结合,用秀气婉约的楷书题细致的小幅画卷,用苍茫粗笔的草书题奔放的大幅画卷。(-)卷首大字石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艺术 审美 表达 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