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专题研究报告:碳中和未来技术突破会怎样.docx
《碳中和专题研究报告:碳中和未来技术突破会怎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中和专题研究报告:碳中和未来技术突破会怎样.docx(2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碳中和专题研究报告:碳中和未来技术突破会怎样1 .碳中和是能源革命,也是技术革命“碳中和”背后孕育着一次百年级别的能源革命,其中必然伴随着大量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人类的生产生活也将因此发生深刻变化。要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现实挑战,技术突破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然要求。其一,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巨大。中国是世界二氧化碳第一排放大国,排放量超过美国、欧盟、日本的总和,实现碳中和所需的碳减排量远高于其他国家。其二,我国“碳中和”的时间安排更加紧凑。中国从“达峰”到“中和”之间仅有30年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安排。以德国、法国、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
2、代初已实现碳达峰,美国2007年实现碳达峰,日本2013年实现碳达峰,距离2050年碳中和目标有3760年的过渡期。“碳中和”时间表紧凑,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未来碳权价格必然会逐年走高。购买碳权会增加额外的企业成本,碳减排技术进步较慢的企业将面临被时代淘汰的命运。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对于技术改造较快、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来说,多余的碳权配额成为了其不断增值的稀缺资产。因此,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减少碳排放或增加碳吸收的动力很强,绿色转型是企业生存下去的必经之路。如何实现碳中和?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供的定义,碳中和,即净零二氧化碳排放,是指在特定时期内全球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等
3、于二氧化碳消除量。用公式可表示为:碳排放-植物碳汇-人工碳汇二0因此,实现碳中和,从技术层面出发,需要各行业通过技术改造、升级或创新尽量减少碳排放,或者利用CCUS(碳捕捉、应用与储存)技术进行人工碳汇。碳减排方面重点关注二氧化碳高排放行业,包括电力部门、工业部门、交运部门和建筑部门,之后会逐一分析四个部门的碳减排技术方案。CCUS则是实现碳中和的另一重要保障,一方面CCUS技术可以参与到上述碳排放大户的节能减排方案之中,另一方面可以直接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作为碳中和的最终保障。2 .碳减排的技术创新和应用领域有哪些中国碳排放主要通过生产端的直接排放和消费端的间接排放两个渠道,直接排放指通过
4、燃烧化石燃料排放,间接排放指通过耗电间接排放。考虑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两个渠道,我们把中国“碳排放大户”分为四类,包括电力部门、工业部门、交运部门和建筑部门。实现碳中和,上述四个部门亟需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和零碳生产技术创新。电力部门绿色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的基础。电力生产低碳化有两种方式:一方面,对现有发电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包括热点解耦、低压稳燃等传统技改,以及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进行智能化改造;另一方面,寻求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实现电力的零碳生产,除了利用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进行发电之外,电力的储存和运输也至关重要。工业部门深度脱碳是实现碳中和的重中
5、之重。对于钢铁行业而言,要大力发展短流程电炉炼钢,研发绿氢炼钢流程,并利用碳捕捉技术清除化石燃料产生的碳排放;对于水泥生产而言,一方面需要燃料端实现零碳排放,比如利用绿氢、生物质燃料等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另一方面需要积极探寻水泥原料石灰石的替代品,彻底解决石灰石燃烧过程中的大量碳排放问题;对于化工行业而言,应大力发展氢化工,实现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另外积极探索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替代化纤、塑料、橡胶等石化基材料。交运部门碳排放占比不断增加,需要加强化石能源替代速率。加快短途交通电动化进程,进一步提升新能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推广光伏充电桩一体化的新型建筑配电系统;航空、船舶、铁路等长途交通尝试使
6、用氢能、生物质燃料、液态氨等燃料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另夕卜,利用并发展大数据技术,构建智慧城市交通体系,从宏观层面减少通行里程和道路拥堵O建筑部门是碳排放量最高的终端消费来源,包括住户供暖制冷的直接排放、建筑施工环节的直接排放以及建材生产过程中的间接排放。其一,供暖设备脱碳,使用热泵技术或积极探索生物质能、地热能等供暖技术;其二,建筑施工环节使用装配式建筑降低碳排放;其三,借助工业脱碳技术或新材料的替代实现零碳建造。2.1.电力部门电力部门绿色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的基础。作为二次能源,电力是一种效率高且零排放的清洁能源,但目前电力生产过程涉及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实现“碳中和”有两大关键步骤:其一
7、,电力生产低碳化,其二,能源消费电气化。电力生产低碳化有两种方式:一方面,对现有发电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另一方面,寻求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实现电力的零碳生产。2.1.1.传统火电厂“智能化”目前中国发电结构以火电为主,对现有发电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是有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方式。传统技改如通过热电解耦、低压稳燃等技术虽然可降低发电出力水平,但是现有技术仍存在响应灵活性差、机组损耗高、运营成本高等问题。相较于此,传统火电厂进行数字化赋能可以全方位减少碳排放、推动碳中和。2019年,南宁国电公司已经成功实施了AI优化火力发电,锅炉热效率提高0.5%。2.1.2.可再生能源成为主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和 专题研究 报告 未来 技术 突破 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