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docx
《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运行和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制造业中许多技术和管理人员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对象。因此,制造业人才需求状况是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基础之一,实施职业技术教育不能不研究制造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制造业的生产内涵和管理模式将会发生较大变化,必然导致对企业人才要求的提升。笔者认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影响较为突出.正是由于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才使得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一、制造业的发展阶段(一)机械化阶段产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人类使用金属工具之后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它以纺织品的加工机械化为开
2、端,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蒸汽机的使用促使纺织机、鼓风机、抽水机、磨粉机等工作机械应运而生,引发各个工业部门的重大技术变革。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率先完成了从手工业生产向大机器工业生产的转化。(-)电气化阶段20世纪初,由于电力的广泛应用,制造业变换动力源,生产现场大量使用电动机,走上电气化道路。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有了飞速发展,它们与制造业紧密结合。首先是发明了自动机床,实现了单机自动化,1947年又出现了自动生产线。自动生产线由自动机床、工件传送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它是将加工、检测、装卸等设备按工艺程序连接起来,自动完成产品制造过程的生产系统,。这一阶段实现了
3、制造业的自动化,所替代的主要是人类的体力劳动。(三)信息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制造业的自动化正在向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过渡,逐渐形成现代制造业。计算机的应用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化控制。计算机通过各种仪器、设备适时收集生产过程的数据,然后按照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判断,并根据预设的最佳标准自动调节设备,对生产过程加以调整,实现最佳状态。如果计算机应用于各种管理活动,就可以对管理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判断、选择、分类、汇总和储存,实现管理信息化。信息化阶段的制造业又称为现代制造业,其自动化特征为:替代体力劳动及部分脑力劳动;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经营管理自动化;技术构成往往是计
4、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以及相关现代技术的综合。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生产系统向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发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是一个将市场、设计、制造、管理、销售等生产活动都包括在内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它将企业生产全过程中有关“产、供、销”和“人、财、物”的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有机集成并优化运行。CIMS的目的是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消耗、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和最大灵活性来制造产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CIMS得到迅速发展,被公认为制造业的先进生产模式。我国也把CIMS列入“863计划”,将其作为一个重要主题。目,前,全国已有200多家制造企业应用CIMS并取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制造业 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