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牛粪的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拾牛粪的故事.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拾牛粪的故事偶尔翻手机,在某公益平台上看到一则新闻,“冬天看到牛粪,是他们最开心的事。”讲述的是在3800米的青海地区,学校里面由于经费不足,无法购买过冬的煤,老师动员带领中小学生靠拾牛粪当取暖燃料过冬的事。睹今思昔,有惊叹,有辛酸,也有痛心,更有对小时候的回忆,何尝不是这样度过的呢。上小学初中那会儿,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家里的各项开支费用都要精打细算,能不买的坚决不买,能少买的坚决少买,能节约的坚决节约。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甚至全村和那个区域的人们,都在和贫穷进行着最伟大的斗争,用自己的双手一点一滴的创造着属于自己生活财富。印在记忆深处的,就是为了整个夏秋两季的燃料而奋斗在冬春的故事。
2、每年一进农历十一月的大门,一年一度的拾牛粪就开始了。一到假期,天麻麻亮的时候,父亲就把我叫起床,匆匆忙忙的吃上几嘴馒头,再装上点中午吃的,就赶着骡车抹黑出发了。村里面早起的人们已经炊烟袅袅,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山区的冬天,刺骨的寒风吹在脸上像针扎一般,钻心的疼,虽然穿着破旧的大棉衣,戴着自制的加厚型棉手套,还有皮帽子,最主要的是棉布鞋,走的路多了,感觉很重很沉,即便是这样的武装,还是抵挡不住寒风的侵袭,总感觉到浑身到处都在钻风,身上冰凉冰凉的,手脚冻得几乎失去了知觉。父亲赶着骡车在前面走,我跟在架子车后面,高一脚,低一脚,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带着瞌睡往前走,偶尔惊起路边草丛中熟睡的小鸟,叽叽喳喳
3、飞向天空,仿佛控诉着我们打扰了它们的好梦。就这样,我们要走少则四五里路,多则七八里甚至十几里路,才能到达拾牛粪的地方。路上走着等到天亮一点能看见路上一切的时候,如果有新走过的车轮父亲便会说:“今个又迟了,近一些的地方恐怕是没有牛粪了。”有牛粪的地方是在藏区牧民放牧的地方,那里有成片的森林,大片的荒山,清澈的泉水,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牧民们把牛放在山上,任凭它们怎么走动,怎么吃,都逃不出牧民的视线。到达目的地后,父亲先把骡子卸车,然后拴在附近的草地上,安顿好后,我们爷俩就拿着塑料袋子或者背髡,由近到远,一块一块的开始拾牛粪。运气好一点,在附近就能拾到干一点的或者半干的牛粪,背着轻松,很快就会拾
4、上。运气不好一点,就是附近几乎有,也是冻牛粪,很沉很重,不容易拾上一架子车呢。每次基本上把附近的牛粪拾完,架子车厢也就装满了,剩下的就是远一点地方,开始装袋子,边走边拾,边拾边装,袋子里装上半袋子后,就用背髡拾,把袋子一个个填满,装满一袋子,就把袋口扎住,就地放下。父亲在那山,我在这山,一袋、两袋满满的牛粪袋子立在身后,像是守卫大山的岗哨,慢慢的多了起来。随着太阳渐渐升高,冰冷的身体在微弱阳光的抚照下和不停的跑动中,有了些许的温暖,感到身体不太那么僵硬,那么机械了,眉毛上结的冰也开始慢慢融化了,一切都变的舒服了些。大概到10点多的时候,我们就会把装满的袋子全部背到架子车旁边,根据牛粪的多少,牛
5、粪的干湿度等,还得拾多少就差不多了,主要考虑的是架子车的承重能力。这时候,我们也会歇一口气,吃点馒头,其实每天这个时候的馒头只能是看,不能吃的,因为早已冻成了冰疙瘩,掰不开,啃不动,只好作罢,坐着休息一会儿,父亲靠在架子车旁边,不紧不慢的抽上一支烟,然后便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随着距离越来越远,背的速度也越来越慢,到最后,总是挣扎着使出浑身的劲,战胜疲劳和饥饿,把剩下的几个袋子都背完。时间已经是中午过了,即是再累,父亲也不会休息了,而是把骡子驾到架子车里,然后我在下面往上接,父亲在上面把一个个装满牛粪的袋子横着竖着的,很有顺序的互相压着码好,稳稳当当的。这也是个技术活,不会码的人,十几个袋子码到
6、架子车上,走着走着摇晃着就掉下来了;会码的人,就这样码好后,再用绳子来回刹个“四门兜底”或者“十字绳”,这样一刹,牢牢的,看起来很方正,像是件艺术品一样,最主要的不论走多远、走怎么样颠簸的路,都不会有袋子掉下来。装好后,把嫌热换下的棉衣、背髡等之类的全部放在最上面,就慢慢悠悠的打道回府了。天晴的时候还好一些,要是遇上天阴或者大风天气,除了冷,还会让黄土把你的嘴里填满,眼睛灌的睁不开,活脱脱就是一个土行孙,那才叫一个饥寒交迫。回到家后,等吃过饭,又和父亲把牛粪全部码在院墙跟前,一层一层往上码,一天、两天、一个月一个冬天,半个春天,就会码起来一两堵的牛粪墙,等到春种的时候,这一项浩大的工程就算结束
7、了。而这些牛粪,便是一个夏天,一个秋天的燃料,这样就会节省下来好多的煤。而且夏秋农忙的时候,用牛粪做燃料,既经济实惠,又方便易燃,对于时间贵如金的庄稼人来说,是最划算不过的事情了。在物质匮乏的那个年代,经济的贫穷导致了劳动生产力的落后,劳动生产力的落后又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在互相制约的矛盾中,使得农民的生活始终处在贫困线的边缘。勤劳智慧的农民为了改变生活,用双手想方设法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亦如生活中的牛粪,只要勤快点,利用闲暇的时间把它收集起来,到最后,能解决多少贫困家庭的燃料问题,能节约多少的资金,用来改变生活的其他方面。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给了我最深刻的教育,想到年少时自己弯腰屈膝背负牛粪的情景,用生活中的贫穷和勤劳作为最好的教科书,教会了我在以后的学习中、生活中如何去奋斗,去努力,去沿着父辈们开创的基业向着更广阔的天空走的更远,飞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