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农作物洪灾过后管理技术方案.docx
《XX县农作物洪灾过后管理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农作物洪灾过后管理技术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县农作物洪灾过后管理技术方案一、玉米(一)灾害影响玉米植株短期浸泡在水中,会引起根系中毒,部分根系腐烂;长时间淹涝,会导致玉米根系窒息死亡。渍害发生后,玉米植株根系活力下降,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减弱,生长发育迟缓。涝渍对玉米的危害程度,与玉米生育进程有关,植株越大一般对涝渍危害的抵抗能力越强。处于抽雄散粉期的春玉米对涝渍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强,而多处于小喇叭口期夏玉米对涝渍抵抗能力较弱。此外,涝灾发生时,土壤水分饱和、土质松软,如同时伴随大风天气,玉米极易发生倒伏。(二)预防措施1、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挖好排水沟,并及时对大沟大渠进行一次加固检修。2、及时清理田内排水沟,做到能及时排除地面水
2、。(三)灾后补救措施1、田间管理(1)及早排除积水。各地要指导农民,对出现沥涝积水及发生受淹的田块,及时疏通沟渠,利用或开挖排水沟,或采用机泵等设施,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玉米长时间浸泡。叶片上有大量污泥的玉米,排水时要及时清洗污泥,以增加叶片受光面积,促其尽快恢复光合能力。(2)适时中耕散埔。已经排除田间积水的地块或受渍害的地块,雨后天晴,要适时进行中耕锄划,既有利于土壤散塘、改善根际环境、促进根系恢复生长,又可破除土壤板结。中耕时,尽量不要损伤刚长出的气生根。对于出现倒伏的玉米植株,可视情况将植株扶正,基部围土压实,防止二次倒伏,促气生根早发。(3)补施速效肥料。受涝渍危害的玉米,一般表现为叶
3、片发黄,植株生长发育迟缓。灾后,要及早补施速效肥,促其恢复生长。处于大喇叭口期的夏玉米,要将大喇叭口期追肥与灾后施肥相结合。尚未追施穗肥的夏玉米,每亩追施尿素20-25公斤;已经追施穗肥的地块,每亩可再追施尿素5-10公斤。追肥要避免撒施,应开沟深施或结合中耕施用。有条件的地方,要在雨后放晴时,及时喷施0.5%尿素+0.2%磷酸二氢钾,喷施时要确保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完全溶解混匀,以免局部浓度过高而引起叶片灼伤,加剧灾害程度,喷施一般间隔7天、连喷2次。枯病的发生。同时,各地要密切关注雨后田间杂草的发生动态,及早防除。2、倒优田块管理涝灾区同时发生倒伏的地块,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
4、。(1)已经进入到抽雄散粉期的春玉米,倒伏植株已基本失去自行恢复直立生长的能力,倒伏后需要人工扶起,并用土壤对植株加以固定。(2)正处于小喇叭口期的夏玉米,发生倒伏后,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管理措施,雨后植株会慢慢自行恢复直立生长。(3)被洪水冲倒的玉米地块,常有部分叶片被淤泥掩埋,致使植株难以自行恢复直立生长,要在灾后尽快去除叶片上的泥土,或用镰刀割断被淤泥掩埋的叶片,帮助植株尽快恢复直立生长。(4)倒伏后心叶内淤入部分泥沙的玉米,灾后可用镰刀割除淤入泥沙的心叶部分,帮助后续叶片抽出。但割除叶片越少越好,且不要伤及植株顶端生长点。二、水果(一)洪涝对果树的危害1、根系受损。根据淹水时间的不同,根
5、系出现以下情况:6-12小时:轻度涝害,果树毛细根开始受损。12-24小时:中度涝害,毛细根基本死亡,黄褐色的毛细根开始受损。24-48小时:重度涝害,黄色须根大量死亡。48小时以上:极重涝害,严重时死树。2、落果严重。通常一般果树在淹水12小时,叶色变浅,叶片萎着,随着水淹时间增加,多数老叶和部分成熟叶片及果实相继脱落。3、病害多发。对于淹水的果树园,根、枝、叶受伤,天气转晴后,容易导致溃疡病、霜霉病、白腐病等大面积流行。裂果、日灼等多种生理病害也相继发生。(二)洪涝预防措施。1、果园建设与改造新建立的果应该选择排水方便区域,通过起垄栽培、施用有机肥、行间生草或覆草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促
6、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土壤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对于已经建成的果,除了土壤理化性质改变的措施之外,还可以进行果园改造,将树盘修整为内高外低的树盘,并挖好排水沟,同时兼具干旱时节浇水用,以此达到“旱能浇涝能排”的目的。2、培育健壮根系涝害果出现的植株死亡现象,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根系长时间处在无氧环境下,抵抗力下降,逐步腐烂坏死所致,所以通过培育健壮根系,能够明显的增强植株抵御旱灾、涝灾、寒害等抗逆能力。(三)洪涝后的补救措施1、清沟排水放墙。清理疏通排水沟渠,及时排除果园内渍水、淤泥,松土放墙,使土壤尽快恢复干燥,促进根系恢复生长。2、全园消毒,防治病虫害。洪灾过后,园区高温高湿,易发生炭疽病
7、、霜霉病、灰霉病、白腐病、黑痘病、溃疡病等病害。因此,果农须及时进行全园喷药消毒,建议使用具有内吸、广谱的杀菌剂。三、大豆(一)灾害影响洪涝:分为涝灾和湿(渍)害。由于雨水过多又过于集中使农田积水成灾为涝灾。湿(渍)害是连阴雨时间过长,雨水过多或洪涝过后排水不良,使土壤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作物系因缺氧而导致的灾害。(二)预防措施1、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挖好排水沟,并及时对大沟大渠进行一次加固检修。2、及时清理田内排水沟,做到能及时排除地面水。(三)灾后补救措施1、短期水淹后,作物尚能恢复生长的地块:(1)雨前根据地势挖好排水沟渠,遇涝及时排水。大豆苗期和成熟期尤其怕涝,遭遇连阴雨灾,田间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农作物 洪灾 过后 管理 技术 方案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