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对防洪影响专题研究报告.docx
《城市发展对防洪影响专题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发展对防洪影响专题研究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城市发展对防洪影响专题报告1 .荆江分洪现状及分洪设施现状-1-2 .荆江分洪区发展状况-1-3 .城市发展与分洪的辨证关系-4-4 .城市防灾规划国际比较研究-6-5 .城市防洪的辨证选择-10-城市发展对防洪影响专题报告1 .荆江分洪现状及分洪设施现状荆江分洪区位于省上荆江河段右岸,虎渡河以东的县境内,东西宽13.6km,南北长68km,总面积921.34km2,耕地54.28万亩,地面高程一般为34.039.0m,涉及蓄洪水位42.00m(黄金口水位,冻结吴淞高程,下同),有效蓄洪容积54亿m3。分洪区于1952年经中央政务院批准建成,主体工程由蓄洪区围堤、太平口进洪闸(北闸)、虎渡河节
2、制闸(南闸)组成。太平口进洪闸东接荆江右岸大堤,西接虎渡河东岸大堤,全长1054.5米,钢筋碎开敞式,共54孔,每孔净宽18米,长10米。进洪能力相应沙市水位45.0m时为7700m3/s。虎渡河节制闸全长336.8米,钢筋较开敞式,共32孔,每孔净宽9米。流量为3800m3/s。分洪区围堤由南线大堤、荆右干堤和虎东干堤构成,全长208.33km;一般洪水年份由荆右干堤、虎东干堤和南线大堤构成的208.3km堤防保护圈防御长江洪水。荆江分洪区的运用,依据国发198579号和国汛199910号文件规定,沙市水位达到44.67米,荆江分洪区做好提前准备;沙市水位达到45.00米并继续上涨,首先运用
3、荆江分洪区;沙市水位仍不能控制,继续上涨,视水情依次运用宛市扩大分洪区、虎西预备蓄洪区和人民大垸分蓄洪区。1954年分洪概况:1954年为长江全流域性洪水,持续时间长,洪水总量大。当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荆江河段出现多次较大洪峰,枝江站最大来量为71900m3/s,沮漳河汇入流量1300m3/s,大大超过了荆江河段的安全泄量,预报沙市洪峰水位将超过其保证水位44.49m,与此同时大堤已出现渗透管涌等险情2000余处,严重危及荆江大堤安全。为解除洪水对荆江大堤的威胁,先后三次开闸分洪,分洪总量122.6亿m3有效的减低了沙市水位(最高洪水位比预报洪峰水位降低0.96米)保证了荆江大堤的安全,使江
4、汉平原避免了一场恶性洪水灾害,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 .荆江分洪区发展状况2.1 概况荆江分洪区原有24万人,第一步在1952年至1953年3月转移出6万人,至1953年6月中旬第二部转移出16万人。1954年汛期,县共进行了3次分洪,实际分洪转移人口仅万余人,各类物资约10万吨。荆江分洪区现辖八镇、四个国营农、林、渔场,发展到211个村,1958个村民小组,150959户576988人,其中蓄洪区定居94510户374701人(省荆管局2003年数据)。据2002年度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2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7.27亿元(按当年价,下同),比上年增长8.35%(按200
5、0年不变价,下同)。其中: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5.12亿元,比上年下降0.13%;第二产业增加值1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6.04%;第三产业增加值19.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4%。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3.82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10.6%。1.2 工业发展现状2002年,全县全口径工业总产值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63家规模以上30.4%;亏损企业亏损面14%,比上年同期的工业企也完成产值2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3%,占全部工业企业总产值的54.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实现利税总额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
6、利润1.6亿元,增长14.3%;产品销售率、资金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7.8%、9.5%、20%下降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350万元,同比减亏35.7%o1.3 农业发展现状县是传统的农业县,全县现有耕地1156430亩,其中水田633863亩,旱田522567亩。2002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58171万元(1990年不变价,下同),比上年减1.8%。其中,种植业产值84361万元,减11.6%;林业产值1469万元,增长13.4%;牧业产值36520万元,增长11.9%;渔业产值35813万元,增长13.2%。多种经营产值98698万元,增长6.7%。1.4 第三产
7、业发展现状县城的经济主要以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农业经济总量较小。2002年斗湖堤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45761万元,占市域工农业总产值(66.57亿元)的6.87%;其中工业总产值34143万元,占市区工农业总产值的74.6%,农业总产值11618万元,占市区工农业总产值的25.4%O由于斗湖堤镇地处荆江分洪区内,大多数居民不愿搬到安全区外居住,使得安全堤内的城区密度很大。堤内基本没有工业企业,主要职能为商贸、服务和居民消费,第三产业比较发达。1.5 人民生活发展现状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随着社会就业面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200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317元,比上年增长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发展 防洪 影响 专题研究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