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对防洪影响专题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发展对防洪影响专题研究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城市发展对防洪影响专题报告1 .荆江分洪现状及分洪设施现状-1-2 .荆江分洪区发展状况-1-3 .城市发展与分洪的辨证关系-4-4 .城市防灾规划国际比较研究-6-5 .城市防洪的辨证选择-10-城市发展对防洪影响专题报告1 .荆江分洪现状及分洪设施现状荆江分洪区位于省上荆江河段右岸,虎渡河以东的县境内,东西宽13.6km,南北长68km,总面积921.34km2,耕地54.28万亩,地面高程一般为34.039.0m,涉及蓄洪水位42.00m(黄金口水位,冻结吴淞高程,下同),有效蓄洪容积54亿m3。分洪区于1952年经中央政务院批准建成,主体工程由蓄洪区围堤、太平口进洪闸(北闸)、虎渡河节
2、制闸(南闸)组成。太平口进洪闸东接荆江右岸大堤,西接虎渡河东岸大堤,全长1054.5米,钢筋碎开敞式,共54孔,每孔净宽18米,长10米。进洪能力相应沙市水位45.0m时为7700m3/s。虎渡河节制闸全长336.8米,钢筋较开敞式,共32孔,每孔净宽9米。流量为3800m3/s。分洪区围堤由南线大堤、荆右干堤和虎东干堤构成,全长208.33km;一般洪水年份由荆右干堤、虎东干堤和南线大堤构成的208.3km堤防保护圈防御长江洪水。荆江分洪区的运用,依据国发198579号和国汛199910号文件规定,沙市水位达到44.67米,荆江分洪区做好提前准备;沙市水位达到45.00米并继续上涨,首先运用
3、荆江分洪区;沙市水位仍不能控制,继续上涨,视水情依次运用宛市扩大分洪区、虎西预备蓄洪区和人民大垸分蓄洪区。1954年分洪概况:1954年为长江全流域性洪水,持续时间长,洪水总量大。当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荆江河段出现多次较大洪峰,枝江站最大来量为71900m3/s,沮漳河汇入流量1300m3/s,大大超过了荆江河段的安全泄量,预报沙市洪峰水位将超过其保证水位44.49m,与此同时大堤已出现渗透管涌等险情2000余处,严重危及荆江大堤安全。为解除洪水对荆江大堤的威胁,先后三次开闸分洪,分洪总量122.6亿m3有效的减低了沙市水位(最高洪水位比预报洪峰水位降低0.96米)保证了荆江大堤的安全,使江
4、汉平原避免了一场恶性洪水灾害,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 .荆江分洪区发展状况2.1 概况荆江分洪区原有24万人,第一步在1952年至1953年3月转移出6万人,至1953年6月中旬第二部转移出16万人。1954年汛期,县共进行了3次分洪,实际分洪转移人口仅万余人,各类物资约10万吨。荆江分洪区现辖八镇、四个国营农、林、渔场,发展到211个村,1958个村民小组,150959户576988人,其中蓄洪区定居94510户374701人(省荆管局2003年数据)。据2002年度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2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7.27亿元(按当年价,下同),比上年增长8.35%(按200
5、0年不变价,下同)。其中: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5.12亿元,比上年下降0.13%;第二产业增加值1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6.04%;第三产业增加值19.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4%。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3.82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10.6%。1.2 工业发展现状2002年,全县全口径工业总产值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63家规模以上30.4%;亏损企业亏损面14%,比上年同期的工业企也完成产值2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3%,占全部工业企业总产值的54.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实现利税总额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
6、利润1.6亿元,增长14.3%;产品销售率、资金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7.8%、9.5%、20%下降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350万元,同比减亏35.7%o1.3 农业发展现状县是传统的农业县,全县现有耕地1156430亩,其中水田633863亩,旱田522567亩。2002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58171万元(1990年不变价,下同),比上年减1.8%。其中,种植业产值84361万元,减11.6%;林业产值1469万元,增长13.4%;牧业产值36520万元,增长11.9%;渔业产值35813万元,增长13.2%。多种经营产值98698万元,增长6.7%。1.4 第三产
7、业发展现状县城的经济主要以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农业经济总量较小。2002年斗湖堤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45761万元,占市域工农业总产值(66.57亿元)的6.87%;其中工业总产值34143万元,占市区工农业总产值的74.6%,农业总产值11618万元,占市区工农业总产值的25.4%O由于斗湖堤镇地处荆江分洪区内,大多数居民不愿搬到安全区外居住,使得安全堤内的城区密度很大。堤内基本没有工业企业,主要职能为商贸、服务和居民消费,第三产业比较发达。1.5 人民生活发展现状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随着社会就业面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200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317元,比上年增长6.
8、73%(2001年为217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14元,比上年增长12.52%o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9741万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608元,比上年增长5.18%o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表2县历年农业总产值变化图(万元,1990年不变价)表3县历年第三产业总产值变化图(万元,1990年不变价)255937万元,比上年增长22.14%。从总体上看,农村居民生活正在稳步迈向小康,城镇居民生活已基本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1.6 城市建设发展现状随着县城镇经济和城镇工业化的不断进步,在今后几年间县仍然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的势头。斗湖堤镇是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省的南大门,距离省会武汉
9、距离近,交通便利,经济上联系紧密。加上三峡水库的修建,在今后的发展中工业以及文化科研、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迫切需要得到大力发展。斗湖堤安全区位于荆右干堤内侧,上起王家菜园,下抵杨公堤,东西宽1097米,南北长2370米,面积2.6平方公里。根据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末斗湖堤镇总人口114143人,2000年分洪时还需负担2.17万人转移人口的安置任务,1990年人均面积为40.8平方米,2000年为36.2平方米,而现在围堤内生活居住用地约占70%,严重限制了经济发展,城区交通不畅,瓶颈“、”堵头”路段多,交叉口布局不合理,丁字路口多,人民进出城区经过安全区围堤,道路高差达7-8米
10、,十分不便。城内居住密集,建筑间距严重不足,人民生活条件极其恶劣。此外,分洪时斗湖堤安全区还将成为整个荆江分洪区转移安置、救生、防洪救灾工作的指挥中心,因而大量的防汛器材、救灾物资存放,以及紧急救护人员、部队的安置都需预留足够的空间。因此斗湖堤城区迫切需要向外拓展。3 .城市发展与分洪的辨证关系3.1 分洪对的影响长江蓄洪垦殖委员会筹备处1954年8月20日荆江分洪区渍水情况了解报告记载:自3月份起,到6月30日为止,分洪区共受渍458589.24亩,占总面积的73.75%;损坏房屋26281栋;分洪后共淹没农田65.78万亩。1998年8月6日13时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关于做好荆江分洪区运用
11、准备的命令,从即日20时到次日12时,共有33万人和1.8万头耕牛转移到了安全地方。据统计转移造成了20.03亿元的经济损失(注:有专家分析,如果实际分洪,损失将在150至170亿元之间。参见彭子强:“本届政府没有分洪)。3.2 城市发展与防洪的关系县虽然有较丰富的水土资源,滨江带湖,但自古水患频繁,生产力发展缓慢。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6984.7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人均158.82元。大多数劳动群众常年挣扎在饥饿线上。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协调地大幅增长。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良好。2002年县各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
12、0148万元,其中全民基本建设投资29518万元,全民技术改造投资27805万元,农村集体投资6400万元,城建私人建房6995万元。全年施工房屋面积389487平方米。全县完成财政收入32463万元(全口径),文化事业异彩纷呈,体育事业取得可喜成绩。到2002年,全县共农业生产总值53.82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1949年增长77倍多。工业总产值38亿元,比1949年增长900多倍;农业总产值158171万元,比1949年增长50多倍。全县城镇基础设施稳步发展。截至2000年底,完成城区各种结构道路建设项目52个,总面积38.81万平方米,铺设人行道面积10.66万平方米。逐步完善了
13、城区道路系统,改善城区供水、供电能力,加强城区环保、环卫监控和绿化等建设,不仅有力提高现居住城区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健康,更是为良好地快捷疏散和安置分洪转移人口作了有力的保证,根据本轮规划,县城区将从现状的11万多人发展到30万人,将大量现在居住在分洪区里的,临时需要转移安置的人吸纳转化到安全区来,或离安全区、堤在5公里内的新城区来,分解缓和了国家防洪、分洪安置的压力,并且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地方将有更大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防洪建设当中,从地方财政历年防洪资金所占比例可以看出地方对防洪事业的理解和热心支持,舍小家为大家毫无怨言的豁大情怀。因此,县城市建设的适当发展将会对荆江分洪区的防洪建设有极大
14、的帮助,是利大于弊。3.3 城市发展新的机遇1980年6月,在再次召开的长江中下游防洪座谈会上,着重研究了在三峡工程近期不能建成的情况下,长江防洪如何部署的问题。大家认为1972年长江中下游规划座谈会确定的方针,仍可作为近期防洪部署的基本依据。应按照1972年会议确定的设计水位,培修巩固堤防,落实分蓄洪措施,停止围垦湖泊,继续有计划地整治上下荆江,加强防汛。这一方案一直是以后三峡工程防洪规划的主要依据。1992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在研究正常蓄水位150m方案时,其正常情况下的防洪库容较以往研究的规模大大减少,故在防洪方面以泄为主,主要改善荆江河段防洪,并考虑适当利用超蓄
15、来对付大洪水。考虑到荆江大堤本身的缺陷,不宜在任何洪水情况下均按45.0m控制,只宜将45.0m作为最高控制水位,对5%、1%洪水沙市控制水位44.5m,荆江地区不分洪,当来水超过1%时,水库逐渐加大泄量,同时允许库区超蓄,最大可达10余米,并采取分洪措施控制沙市水位不超过45.0m。考虑超蓄是着眼于库区临时淹没损失和撤退的难度都远比平原地区为小,两害相权取其轻。以后各方面有许多不同意见,认为采取超蓄方式问题很多,库区难于接受,且上下游位于不同的行政区划,实时调度难度很大。随后进行的三峡工程重新论证工作中,对防洪标准问题又进行了详细研究,新修订的长江流域规划,以公元2000年为水平年,明确荆江防洪标准不低于100年一遇,并对1870年洪水有对策,能保证荆江河段行洪安全;不考虑水库超蓄。2003年6月10日,三峡工程提前实现了135米蓄水目标。三峡135米的蓄水水位虽对长江中下游的防洪无直接的意义,但蓄水的成功,标志着三峡工程经受住了挡水蓄洪的初步考验,也为三峡工程提供了应急蓄水的技术保障。目前与左岸大坝共同挡水的右岸三期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