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碳中和专题研究报告:从欧洲工业龙头转型看中国碳市机遇.docx
《2022年碳中和专题研究报告:从欧洲工业龙头转型看中国碳市机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碳中和专题研究报告:从欧洲工业龙头转型看中国碳市机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1年碳中和专题研究报告:从欧洲工业龙头转型看中国碳市机遇一、全球碳市概览一欧洲“一马当先”,中国“后来居上”当前全球已运营的碳市场中,欧盟碳市(EUETS)是成立时间最早、覆盖范围最大、流动性最高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1年中国碳市的启动或将改变此格局。欧洲碳市成立于2005年,是全球范围内最早一批启动的碳交易市场。从覆盖行业来看,多数碳市场与欧洲碳市类似,即电力与热力、钢铁、建材、煤炭、有色、化工(基化+石化)、造纸、航空8大高排放行业。从覆盖规模来看,2020年欧洲碳市覆盖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年排放量的4.11%;中国8大碳交易试点(北京/上海/湖北/广东/深圳/福建/重庆/天
2、津)合计占2.46%,居第2;韩国ETS、加州ETS、澳大利亚ERF分居3-5位。全球碳市总计覆盖11%的温室气体年排放量,若进一步考虑碳税机制,全球碳市+碳税合计覆盖比例达16%。2021年中国碳市有望正式启动,根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碳市或将覆盖6%的温室气体年排放量,超越欧洲碳市成为全球排放覆盖规模最大的碳市场,而得益于中国碳市的“解锁”,全球碳市+碳税对温室气体的覆盖率有望达到23%。从流动性来看,根据Refinitiv,2020年全球碳市配额(现货+衍生品)成交额约2300亿欧元(2800亿美元),其中欧洲碳市占比高达87.9%,北美碳市场(加州ETS、美国RGGI等)合计占比11.4
3、%,中国8大碳试点合计配额成交量仅2.6亿欧元,占比低于1%。中国碳试点与美欧成熟市场的主要差距在于衍生品端,当前仅有上海碳试点推出碳配额标准化衍生品(SHEAF),而在欧洲碳市,碳配额衍生品成交额高于现货。尽管2021年拟启动的中国碳市在覆盖规模上或与欧洲碳市匹敌,但在市场深度与流动性上或仍有较大差距。从碳价格来看,全球及国内碳价走势体现两个特点:第一,跨市场间的相关性较低,这与碳配额价格的影响因素相关,除全球流动性环境、宏观景气度、化石燃料大宗品价格等共同因子外,碳市场制度也是影响碳配额价格的重要因子,且其影响程度或高于上述因素,免费配额与实际排放之间的差额对碳价有显著的引导作用(我们在第
4、二部分中将详述);第二,国内8大试点的碳价格区间较宽且价格普遍低于发达市场,或主因:1)国内碳试点间成交量差异较大且普遍显著低于成熟市场,流动性风险溢价体现在价格中,2)2013-2020的试点阶段,各试点较多采用免费配额(而非拍卖)+祖父法(即根据纳入企业的历史排放量定后续配额)这一高度宽松的组合,企业对于购置额外配额的需求较低,供给偏松。二、中国碳市来袭,将带来哪些边际变化?今年2月26日至27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湖北省、上海市调研碳市场建设工作表示,中国碳市建设已经到了最关键阶段,要倒排工期,全面开展对接测试,尽早实现系统运行,确保今年6月底前启动上线交易。我们认为,中国碳市对于高
5、排放行业的供给侧、需求侧以及监管侧均有潜在边际影响,具体分析如下。供给侧:参照欧洲,碳市供给约束力取决于两因素欧洲工业品的“脱碳”主要源于被动景气因素与排放强度降低,而非供给收紧市场对碳中和约束下的供给侧影响的讨论,常对比2016-2017年的“三去一降一补”,彼时中信钢铁指数、中信水泥指数、中信煤炭指数在2016/5/18至2017/4/13期间分别上涨40%、65%、28%O我们认为,中国碳市启动,对于供给侧带来的边际影响,更贴切的参照或是,对欧洲碳市诞生初期,欧洲高排放产业供给侧变化的复盘。我们聚焦三个问题:1)欧洲碳市启动后,纳入行业绝对排放量有无明显降低或增长斜率明显放缓,2)纳入行
6、业绝对排放量的变化是否主要是由欧洲碳市驱动的,抑或是其他因素,如增长放缓的连带效应,3)如果欧洲碳市是明显的驱动因素之一,主要通过产能约束实现,还是降低碳排放强度(即单位产量的碳排放量)实现。欧洲碳市采用分阶段纳入的方式约束高排放产业的负外部性,2005年-2008年为第一阶段,纳入电力与热力、钢铁、建材、石油化工、造纸等,2009年-2012年为第二阶段,补充纳入国内民航(2012年纳入),2013年-2020年为第三阶段,补充纳入有色金属(铝)、基础化工,从而完成对于电力与热力部门、工业部门、交运部门的较全面覆盖。初步地,从纳入碳市场的行业的碳排放变化趋势来看,电力与热力部门在2004年之
7、后有明显的从排放斜率放缓至排放下降的趋势,工业部门中多数细分行业在第一阶段碳排放量上升(且斜率较2002-2004有小幅提高),自第二阶段开始趋势性下行,民航自2012年纳入碳市场后碳排放量先将后增,2019年排放水平较2011年仅小幅下降。其次,我们将碳排放情况按照产能(政策驱动指标)、产能利用率(经济驱动指标)、排放强度(政策与技术进步驱动指标)三个维度进行拆解,以尽力剔除经济周期波动与潜在增速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提炼出碳市场等政策对排放的影响。1)欧洲钢铁行业:碳市场开启第一阶段(2005-2007),欧洲粗钢碳排放量从134mt上升至138mt(+3.0%),其中,粗钢产能从238m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中和 专题研究 报告 欧洲 工业 龙头 转型 中国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