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汽车铝压铸行业深度研究.docx
《2022年汽车铝压铸行业深度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汽车铝压铸行业深度研究.docx(4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1年汽车铝压铸行业深度研究1.1 “碳中和”目标驱动汽车行业向绿色转型,轻量化助力实现节能降耗目标汽车尾气污染持续威胁环境,“碳中和”驱动节能减排势在必行。截至2021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5亿辆,同比增长6.18%,年增量始终保持在两千万辆左右,中长期看仍具有较快增速。高机动车保有量使得机动车尾气污染严重。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分别达595/196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3.3%与19.3%。因此,在“蓝天保卫战”和“双碳”政策驱动下,汽车减排、低碳化发展形势较为紧迫。燃油乘用车整体降耗目标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助力节能减排潜力显著。按照2020年10月正式发布的节能
2、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规划,2020-2035年我国乘用车百公里油耗年均降幅逐步提高,减排压力逐年增加。然而依据国家部委发布的2016-2019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核算情况表,可计算得到2016-2019年传统能源乘用车新车实际平均百公里油耗分别为6.88L、6.77L、6.62L及6.46L,始终高于达标油耗6.7L、6.4L、6L、5.5L。但受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提升影响,乘用车总体新车平均百公里油耗低于达标值,且拉动幅度越来越大。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具有较大节能减排潜力,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逐步提高,可以进一步缓解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压力。技术路线图明确
3、新能源发展目标,203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各50%。为进一步推动汽车低碳化进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提出“汽车产业碳排放总量先于国家碳排放承诺于2028年左右提前达到峰值,到2035年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20%以上”和“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主流产品,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等愿景目标。具体里程碑目标如下:至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各占5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商用车实现氢动力转型。全球电动化趋势不断提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超预期。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10-2020年,随着各国政府加速电动化转型,汽
4、车行业全面向“新四化”进军,全球新能源汽车实现年销量“十连增”,CAGR约81%,新能源汽车(纯电十插混)渗透率由0.01%上升至接近4%。进入2021年以来,中国、欧洲作为全球前两大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表现持续超预期。2021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352.1万辆,同比+158%,渗透率达14.2%,提升8个pct,首次突破两位数。同时期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14.2万辆,同比+70%,渗透率达到14.6%,提升6个pct,延续了2020年以来超高景气表现;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5.2万辆,同比+101%,渗透率达到4.3%,提升2个pct,预计2022年有望达到8%。车重制约降耗、续航能力提
5、升,轻量化需求顺应而生。电动车动力系统包括电池、电机和电控三大系统,通常占整车总质量的3040%,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现有水平下,电动车以及广义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质量与空间占比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车重高于传统燃油车525%,未来搭载智能网联相关配置后,车重会进一步上升。以广汽丰田品牌的C-HR及其纯电车型C-HREV为例,纯电车型的整备质量高于燃油版本18.27%。目前,由于电驱动系统过重、配套成熟度不高等问题,电动汽车的实际续航能力被严重制约,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减轻整车重量以提高汽车续航能力成为解决该问题的热点技术路线,电动汽车的轻量化需求随之诞生。轻量化可全面提升
6、降耗和续航效率,是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长续航里程持续提升的需求下,汽车轻量化是目前最直接且有效的手段。电动汽车与燃油车的整备质量每减少10%,续航里程均增加6-8%,尾气排放量和能耗将减少6-8%。此外,在保证安全强度的前提下,汽车重量越轻,加速时间越短,车身动态响应更灵活,制动距离、车身震动和噪音也会减少。随着消费者对汽车驾乘体验要求的不断提高,轻量化带来的经济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方面的提升将更加迎合消费者的需求,采取轻量化技术的车企的竞争优势将更加凸显。因此通过轻量化方案来提升节能和电动汽车的降耗和续航能力已成为当前的优先选择。1.2 轻量化技术多点突破,铝压铸工
7、艺综合占优材料、工艺、设计多点突破,三大举措相辅相成。目前实现轻量化的路径主要包括材料、工艺和设计三个方向。1)轻量化材料:采用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材料等轻量化材料代替普通钢材料,通过降低用量或降低密度实现减重;2)轻量化工艺:发展一体化压铸、激光拼焊、液压成形、轻量化连接等制造工艺,通过减少零部件或连接件用量实现减重;3)轻量化设计:通过计算机自动化设计软件和力学理论对现有零部件进行尺寸优化、形状优化、拓扑优化实现产品减重。其中,材料轻量化是工艺和结构轻量化的基础,根据轻量化材料的选用,工艺与结构在其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减重设计;同时针对工艺与结构减重的技术发展,还可以进一步拓展不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汽车 压铸 行业 深度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