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六单元《小英雄雨来(节选)》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
《四年级第六单元《小英雄雨来(节选)》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第六单元《小英雄雨来(节选)》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晋、絮”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吧、塞、哇”,会写“晋、炕”等15个字,会写“芦花、发愣”等13个词语。2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受到热爱祖国、俣卫家的革命传统教育。3 .体会课文中景色描写的作用。4 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 了解故事背景1 .读课题,了解写作背景。深深浅浅的脚印,写满成长的故事。战火纷飞的年代,少年儿童雨来有着怎样的成长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英雄雨来(节选)O提示:本课节选自小英雄雨来,这是一部中篇小说。作者管桦说,雨来的形象绝不是凭空想象的。19
2、37年,中国进行全民抗战,就连少年儿童也在为保卫家园与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雨来就是当时晋察冀边区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2 .扣课题,整体感知课文。提示:为什么说雨来是个小英雄呢?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这个故事。3 .学生词,走进课文语境。(1)出示生词,读准字音。重点关注:“栓” “扭” “姥”的声母;“吧”和“哇” “塞”的多音字用法。(2)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看图理解“苇絮、炕上”等词语;查词典理解“枪栓”;联系上下文理解“劫难”。(设计意图: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在学生的认知经验里陌生而遥远。通过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的介绍、初读课文,以及词语的学习,意在让学生对故事背景有大致的了解,为把握故事内容、感
3、悟人物形象做铺垫。)板块二把握故事内容这篇课文很长,用序号分为六个部分。读了课文,你能用简洁的语言向别人介绍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吗?1 .根据泡泡图提示,默读课文。出示泡泡图1: ”读完这部分后,我要停下来想一想,这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这告诉我们,读课文时要边读边想,弄清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出示泡泡图2: “李大叔是谁?前面好像提到过,我再看看前面的内容。这里告诉我们,阅读时要瞻前顾后,弄清整个故事的前后联系。出示:再次默读课文,每读完一部分,想一想,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注意弄清楚故事的前后联系。2 .交流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3 .学列小标题。(1)认识小标题。提示:课后习题2分别用列小标题的办
4、法概括了第一和第二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概括为游泳本领高;第二部分概括为上夜校读书。(2)学例子,悟方法。小结:扣主要人物;抓主题事件。(3)出示:扣主要人物,抓主题,选重点,用小标题概括第36部分内容。交流预设:第三部分:掩护李大叔。第四部分:与敌人斗争。第五部分:雨来“牺牲” 了。第六部分:跳河脱险。小结: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用简洁精练的短语概括各部分的主要事件,一篇长课文就读成了六个小标题。给长文章列小标题还有其他方式,在本单元的后面两课,我们将继续学习。4 .说说主要内容。(1)回忆概括事情主要内容的方法。提示: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本课发生的时间一抗日战争时
5、期,地点一晋察冀边区的芦花村,人物一雨来,事件怎么说呢?(2)梳理六个部分的前后联系。提示:课文重点表现雨来英雄品质的是第三、四两部分。这两个部分与全文有什么关系?小结:第一部分写雨来水性很好,为第五部分、第六部分雨来机智脱险埋下伏笔;第二部分写雨来到夜校读书,接受爱国主义思想,为雨来第四部分掩护李大叔、第五部分坚强不屈与敌人斗争做铺垫;第六部分是故事的结果。(3)用自己的话说说主要内容。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将六个部分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芦花村的雨来是个游泳本领很高的孩子,他在夜校读书,接受了爱国主义思想;为了掩护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英雄雨来节选 四年级 第六 单元 英雄 节选 公开 教学 设计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