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学院课程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城市学院课程建设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北京城市学院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试行)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基础环节,是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内容,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力抓手。在学校既有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普及共享,充分发挥课程建设的实际效益,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贯彻“适合性、全面性、有效性、实用性”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注重能力素质培养的方式转变,构建教学互动性好、信息共享度高的课程资源平台,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成果对教学工作的贡献率,充分发挥课程建设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2、二、建设思路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 6号)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新一轮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本科教学工程”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随着我校课程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要根据专业核心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以突出实践应用能力为原则,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合理调整课程设置,有效整合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构建以能力系统化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同时更加注重优质教学资源的公开、共享。我校课程建设按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形式进行,逐层递进,择优晋级。“十二五”期
3、间,计划建成网络课程约250-300门、优质网络课程约80100门、校级精品课程约25-30 Ho通过实施课程建设工作,努力实现网络课程普及化、优质网络课程示范化,在此基础上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水平、充分体现我校办学特色的校级精品课程。三、建设重点1 .重构课程理念以建构主义理念指导课程建设,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意义建构,注重培养学生在复杂、不确定的环境中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以“意义”建构来组织课程。建立“实基础、强应用”的课程观,所谓“实”指实在、实用,即基础理论知识应该真正成为能力发展所必需的基础,也就是说基础理论知识应该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所谓“强”,是指强化,即强化应用能力或
4、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一些专业倡导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以“用”导“学”,以“用”促“学”,从而真正把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高联系起来。2 .优化课程内容在课程设置上,应该从专业为社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出发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一些基础理论课可以适当采用整合的方式处理;在课程体系上,可以适当打破严格的学科逻辑体系,采用模块化方式设计,以培养适应岗位群能力为着眼点,以应用型为特征,构建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具体内容上,可以适当灵活处理,如数学课,可以突出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于专业的能力,真正确保理论知识的适切性。使课程内容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前瞻性、国际性、针对性、适应性、实践性、职业性等
5、特征。3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学生为主体、导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在借鉴、吸收国内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按照不同教学内容的要求,分别采取传统课堂教学、CAI课件教学、网络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诊断教学、讨论式教学、实验教学、师生共同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见习等方法和手段,从而构建与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体系相配套的现代化教学模式。4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要改革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要根据课程性质及特点明确考核方式,注重以能力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方式改革。在考核
6、内容上,定位在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应用能力的考查上;在考核形式上,根据课程本身特点、性质,推行主题讨论式、方案设计式、问题答辩式等多元考试考核方式,可灵活采用闭卷、开卷、笔试、口试、答辩、论文、操作、以赛代考、设计作品、撰写专题研究报告、项目汇报与成果展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法;在成绩构成上,加大学习过程、平时考核(作业)、上课互动得分等考核,实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四、基本要求各类课程建设项目实行立项制度与晋级制度。1 .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课程教学的网络资源有一定积累,教学效果良好;(2)课程负责人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讲授该课程1年以
7、上,并对课程建设具有较深刻认识,能够组织团队教师完成课程建设任务;(3)课程教学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网络课程建设项目期限1年,课程建设成果的具体要求详见北京城市学院课程建设评审指标体系。2 .优质网络课程从已结题的历年网络课程中择优遴选出优质网络课程。3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从优质网络课程中推荐申报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建设期限为1年,课程建设成果的具体要求详见北京城市学院课程建设评审指标体系。五、立项评审课程建设分为项目申报、审批立项、实施建设、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环节。1 .项目申报各教学单位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课程建设实际,科学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在学校发布申报通知后,教师将申报
8、材料汇总至所在教学单位,经所在教学单位专业建设委员会研究,遴选出拟申报项目,在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分批次向学校推荐申报。2 .审批立项学校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的原则,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择优立项,按规定拨付建设经费。3 .实施建设获批立项建设的课程项目组与所在教学单位要认真研究,结合教学实际,落实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丰富建设内容,确保建设质量,注重建设实效。同时,加强对课程建设过程的动态监控与质量保障,每学期进行一次阶段性检查。4 .中期检查在课程立项建设半年后,学校对课程建设项目进行中期检查。课程负责人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向教务处提交项目中期检查表,总结项目建设
9、进展情况,明确后续建设安排。中期检查内容包括:课程建设进展情况、网络资源建设情况、经费使用情况、课程建设的突出表现与特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等。检查方式包括听课、座谈、访问网络资源、发布网络调查问卷等。对于顺利通过中期检查的课程建设项目,学校再次拨付建设经费,继续实施建设。对于建设效果较差者,要求其限期整改,并再次进行检查。经整改仍未达标者,学校将对项目建设予以终止。5 .结题验收在课程立项建设期满后,学校对课程建设项目进行结题验收。课程负责人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向教务处提交项目结题验收评审表,总结项目建设成果,明确后续维护安排。对于按要求完成建设任务的课程项目,学校将同意其予以结题,并再次拨付余
10、下建设经费,继续进行维护和完善。学校将从顺利结题的项目中择优推荐申报更高层次的课程立项,参加申报者须按要求进行答辩。对于建设效果较差者,要求其限期整改,并再次进行验收。经整改仍未达标者,学校将对项目建设予以终止。课程建设具体流程,见如下示意图:市级及以上精品课程立项校级精品课程立项优质网络课程正式结题择优遴选评优奖励课程.维护通报整改未通过限期整改验收通过J未通过未通过立项终止未晋级结题验收未通过检查通过继续建设两年内不允许申报课程建设项目中期检查I未通过限期整改立项终止实施建设网络课程立项专家评审项目申报北京城市学院课程建设流程示意图六、管理保障1 .加强统筹指导学校课程建设工作由教务处负责
11、。由教务处组织开展各类课程建设项目的立项评审、检查评估与统筹协调工作。各教学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课程建设工作,加强指导与监督,确保课程建设取得实效。每年3月,教务处将组织开展各类课程建设项目的立项申报,当年7月中期检查,次年3月结题验收。2 .开展业务培训学校将结合课程建设需要,为参与各类课程建设项目的教师定期举行专题业务培训,内容包括课程建设的理念思路、主要做法、技术路径等,尤其注重引导广大教师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校内公开、共享,提供辅导答疑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学校将更加重视对广大教师课程建设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并将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3 .完善质量保障机制学校对各类课程项目实行动态监控与退出机制。对立项建设的课程项目,加强检查督促,确保建设质量。对已结题的课程项目,实行动态评估,每年对其持续维护情况与教学贡献率等进行检查,公布检查结果,对效果良好者予以评优奖励,并择优推荐申报更高层次的课程立项。对被立项终止或已结题课程在维护建设期间经检查被通报整改后仍未通过的课程负责人,两年内不允许申报课程建设项目。4 .规范项目管理各类立项建设的课程项目,其网络教学资源的非商业性使用权归学校,课程建设成果均视为职务作品。课程资源要按规定上网并向全校开放,授课教师要承诺课程网络资源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课程建设经费的使用与管理,按照北京城市学院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