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人演讲稿.docx
《铁路人演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人演讲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铁三代”的工务缘小时候,家离铁路很近,每到周末,母亲总会带我沿着铁路轨道两旁走,我拎着一个小塑料瓶,母亲用扁担挑着两个空水桶,走上20分钟,我总喜欢走在铁轨的轨面上,摇摇晃晃,两只手臂平举保持平衡,但一不小心却又从轨面上掉下来,此起彼伏,就这样上上下下的走在轨道上,承包了当时我整个周末的快乐,顺着铁轨的方向,穿过黔灵公园的黔灵山隧道,铁路的隧道和公路的隧道不一样,里面没有路灯,一片漆黑,只能用脚步去感受铁路枕木的距离,每当听见火车鸣笛时,我们便赶紧走下轨道,在铁轨路肩两侧等火车过了之后再重新回到铁轨上,穿过这条隧道后,再下轨道左转进入一座植被茂密的山,沿着山路往里走,会看见几口水井,这些水都
2、是从山上引流下来的的山泉水,每次到水井旁边,早已有很多人在排队了,来背水的人特别多,有背上背着水桶的中年妇女;有用手推车拖水步履蹒跚的爷爷奶奶;还有的就是像我母亲一样用扁担挑水喝的 背水这项运动一直受到很多长辈们的青睐,不仅能锻炼身体还可以品尝到大自然馈赠人类的山泉水,甘甜可口。稍等片刻后,我们的水桶终于装满了,母亲把扁担挑起来后,扁担上下颠簸,水桶一摇一晃,我就拎着我的小水瓶跟在母亲后面,心里满足的又重新回到了我热爱的轨道。记忆中,铁路沿线的风景是最美的,比起繁华喧嚣的大都市,这里更多的是一份淳朴与安宁,我深深的迷恋着这记忆中的美景。可以说,从小我与铁路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追本溯源,在我们家里
3、最开始与铁路结伴一生的便是我的外公了,听妈妈讲,外公是四川人,50年代初,铁路部门修铁路要大招工人,外公因家境贫寒报名参与了铁路修建工作,听外公回忆,当时所有的工作全部依靠人工完成,时间长了,连手心都是老茧。就这样外公把铁路修到哪,就把外婆带到哪,外婆怀孕生孩子就由外公来接生,每天抡起砸下再抡起,一干就是整整几十年,每天人工捣固几公里,“洋镐、耙子、叉子、铁锹”组成的“四大件”,是修铁路工人们的必备工具,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充斥着外公的整个青春,三伏天,烈日炎炎下外公们光着膀子,顶着太阳,从头到尾手心手背全是汗,线路上全是工人,一眼望不到头,几百斤的钢轨肩扛手拉,一干就是一整天,如果中暑了就在旁
4、边休息一会儿。冬天里里外外冻个透,为了增强体温,外公和他的工友们会聚在一起一、二一、二”的吼,偶尔边干活边唱歌“二呀嘛二郎山,高呀嘛高万丈”,一天下来嗓子是最累的。小时候外公也经常唱给我们听,每每回忆起外公的歌声,放佛回到了那个年代,一番忙碌的景象映入眼帘,让我深深感受到老一辈铁路人为我们付出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应该被我们传承并发扬下去。新中国成立来,中国的交通事业百废待兴,尤其是铁路行业,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期间党与国家开始修复受损的铁路干线,并在一五计划期内开辟了更多的铁路干线,丰富了我国的铁路网。就在那时,外公因为自身的本领于是受到领导的器重,又到后来的大三线建设。大三线建设是祖国在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路 演讲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