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2课《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教案.docx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2课《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2课《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2.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教学目标1 .能描述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特点。2 .能举例说明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3 .能运用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有关土壤特点的科学事实。4 .能运用分析、比较和概括的方法分析事实、得出结论。能描述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特点。重点难点能举例说明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教学准备放大镜、剪刀、塑料瓶、棉线、纱布、烧杯、铁架台、水、沙质土、黏质土、壤土、豆苗、月季、花盆、记录表、课件等。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 .引导:我们经常见到不同类型的土壤,根据含沙和黏土的多少,将土壤分为
2、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比如陶艺用土是黏质土,沙画用土是沙质土。(出示陶艺制作和沙画制作的图片你知道三种土壤有什么不同吗?2 .提问:土壤有哪些特征呢?(-)实验操作,观察记录1 .比较不同类型的土壤。(1)提问: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都是什么样的?(2)讲解:用放大镜观察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用眼睛看一看,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颜色的深浅。用手搓一搓,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颗粒的大小。用手揉一揉,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成团的难易。(3)观察:学生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页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土壤。(4)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补充与修
3、正。(5)小结:土壤颗粒最细的是黏质土,最容易成团的是黏质土。2 .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能力。(1)引导: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都有一定的渗水能力,你知道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较强吗?我们通过实验来寻找问题的答案。(2)讲解:出示实验方法图片,讲解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实验方法:准备三个同样的塑料瓶,剪下瓶底。用棉线将纱布固定在瓶口处,确保牢固。将铁架台和塑料瓶按照实验装置图自上而下安装。在三个容器中分别放入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倒入同样多的水,并将烧杯放置在瓶口下方,用于收集渗出的水。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烧杯中渗出的水量。(教师引导学生勾画关键词,并进行复述、记忆。)注意事项: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4、,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实验过程中要安静有序。实验中除了土壤的种类不同(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要完全相同。(3)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页中。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注意安全。(4)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5)讨论:观察三个烧杯中的水量,你发现了什么现象?通过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6)小结: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7)推想:根据土壤的渗水性推想不同土壤的保水性、透气性和肥力有什么差异。3 .观察豆苗在三种不同土壤中的生长状况。(1)引导:沙质土、黏质土、壤土除了渗水能力不同,在土壤的肥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冀教版 小学 四年级 科学 沙质 黏质土 壤土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