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举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举措.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浅析“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举措摘要:近日印发的“双减”意见明确要求规范校外培训I,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那么,如何在减负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成绩?这就对学校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改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关键词:教育教学改革双肩义务教育作业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不仅是一项教育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2019年7月,国家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21年7月,国家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两份重要文件无不
2、彰显着国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态度和决心。本文试着从减轻学生负担的角度,探讨学校如何落实教育教学改革。“双减”意见出台以后,校外培训必将得到规范,这同时又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学生成绩,这是摆在学校和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作为某初中学校校长,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把“向45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对于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益,我的体会是:必须切实加强对课堂教学全过程的科学管理。1、功夫在课前,加强教研活动。坚持和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教师要认真钻研教
3、材,备课组要集思广益,积极做到六备: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学生、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同时在教研活动中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计一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测验考试和教学目标。只有备好课,才能灵活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2、着力在课内,注重课堂实效。所谓“教无定法”,教师每堂课要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但未必须按某一种教学模式,应以结果为导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但有几点原则必须遵守:(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就高效课堂来说,小组学习是高效课堂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最基本的学习单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
4、式通常通过学习小组来组织完成,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也是主要通过小组学习来开展,小组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3、提高在课后,学会教学反思。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一个不断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般而言,一堂课可从三方面进行反思: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学生是否获得了“是什么”的知识(语言信息)、“怎么办”的知识(智慧技能)、“怎么学”的知识(认知策略)。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总结经验与教训I,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哈
5、佛大学校长科南特说过:“一个学校的荣誉不在它的规模和人数,而在一代代教师的质量。”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1、提高教师教学专业能力。学校的生命力在于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在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的高水平来源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改革创新。(1)以听评课为基础,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大练兵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近年来,我校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大练兵活动,有效提升了教师教学素养。一是重点探讨课堂教学模式,组织了各学科的“样板示范课”,并根据各学科实际确立课堂教学创新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模式。二是围绕教学创新开展“人人一堂精品课”活动、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校内优质课及教学能手评选活动等
6、。三是要求全体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变革自己的教学方式,使之更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注重教会学生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这些活动,深入研究和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地领略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水平。(2)老中青结合,实施教师成长帮扶计划帮扶计划既包括“老带新”,也包括“新带老”。在教学方面,老教师肯定经验更为丰富,可以帮助新教师快速融入角色走上正轨。但在运用信息技术、接触新鲜事物方面,年轻教师显然更胜一筹。通过互相帮扶,使教师树立6种意识一一学习意识、反省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奉献意识、未来意识;拥有6种
7、能力一一班主任工作能力、师生交流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摒弃过去只注重培养“讲课型”名师,积极造就一大批“复合型”、“特长型”、“服务型”、“管理型”名师。2、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对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增强教师全身心做好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此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还要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把师德工作与教师评先、评优、奖励、提
8、拔、任用紧密挂钩。对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对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评先、评优、晋级实行一票否决制。3、强化终身学习理念,打造学者型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工作效果取决于他的知识和素养,取决于他读什么书,怎样自学和充实自己。他在帕夫雷什中学对教师提出了 “读书,读书,再读书”的要求。我校注重强化教师的大阅读观念,将集中阅读与分散阅读,渗透阅读与选择阅读,传统阅读与现代阅读,专业阅读与跨学科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广泛阅读,海纳百川。创造氛围,使阅读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把学校打造成为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三、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过去,部分老师不重视作业设计,存在机械重复,随意性比较大,
9、缺乏针对性等弊端,甚至有些老师为了惩罚学生而布置作业,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习的灵活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这种情况要进行大胆的改革。首先,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各学科加强作业统筹,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其次,各学科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设计的针对性,提高趣味性,体现开放性,减少基础性作业,杜绝惩罚性作业,注重提高探究类作业比重,如物理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惯性实验;生物作业要求学生观察玉米发芽过程;地理作业要求学生探究台湾海峡形成的原因等等。再次,加强作业辅导,尽可能面批讲解,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使作业真正起到抓根固本、积累应用、探究创新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质量。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教学改革更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长期工程,不能奢求毕其功于一役。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的文件,这些文件为改革提供了方向和理论指导,但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取决于每一个地区、每一所学校甚至每一名教师的落实情况。只有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不断创新,锐意进取,才能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取得实效,才能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目标,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