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流行音乐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审视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流行音乐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审视与思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当代流行音乐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审视与思考高艺璇Summary:流行音乐是传播范围最广,受众最多的音乐文化之一。近年来,伴随着社会变化和时代发展,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也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趋势,表现在创作、表演、传播和批评等多个方面,对此既需要对这种多元化表现进行审视和解读,更要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分析与思考,以保证其走在健康的道路上,并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Key:流行音乐文化多元化发展审视思考流行音乐文化是世界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受众数量大等诸多特点。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一体化发展,多元文化语境已然形成。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也从单一
2、走向丰富,开始了全新的发展历程。对此应对其多元化表现进行梳理,并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开辟出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一、当代流行音乐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表现1 .音乐创作的多元化音乐创作是音乐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基础。在新世纪之前,流行音乐创作主体是较为单一的,以港台、南方少数的专业创作人为主。而在当代,则有更多人加入到了流行音乐创作队伍中来。其中既有成名已久的作曲家,也有专业音乐人,还有普通音乐爱好者,使创作数量和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创作群体的繁荣也必然带动作品风格的丰富。当下的流行音乐文化早已不再是你情我爱的一统天下,而是兼容并包。既有主旋律的弘扬,也有中国风的兴起和民谣的大行其道。还有一些创作者则借
3、鉴西方,将西方流行音乐中的嘻哈、爵士等流行音乐元素融于作品中,获得了中西合璧的良好效果。这种风格上的扩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受众类型和数量的扩展,从原本的以年轻人为主变为了老少皆宜,继而为流行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2 .音乐表演的多元化音乐表演是流行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以怎样的方式演唱,将对传播和接受效果产生决定性影响。在以往,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表演方面是相对固定的,多是一个人一个话筒,最多再加上伴舞。而今却在演唱环境、演唱主体、演唱风格等方面迎来了全新的突破。首先是演唱环境。最近十年间,舞美技术迎来了革命性的突破,LED、全息成像等技术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使舞台表
4、现效果得到了本质的提升。以全息成像技术为例,其可以在舞台上呈现出同一个演唱者的多个不同形象。李宇春在春晚舞台上的“一变四”,就是在这种技术的帮助下实现的。这种演唱环境的变化,使对流行音乐的欣赏从以听觉为主变为了视听结合,极大丰富了听众审美体验。其次是演唱主体。当代流行音乐作品的演唱,已经不再局限于专业演唱者,而是想唱就唱。以民谣为例,当代民谣多是集创作和演唱于一身,多数人都没有经过系统的作曲和声乐训练,只是出于自己的爱好或情感表达的需要创作和演唱,反而给人以不加雕琢的质朴和纯真之感。不仅如此,在声乐界内部,一些成名已久的演唱家也纷纷演唱起流行歌曲,掀起了一阵跨界风,让观众听到了美声和民族版本的
5、全新演绎。最后是演唱风格。不同演唱者的审美追求、演唱方式、嗓音条件等各不相同,所以也形成了多元化的演唱风格。如刘欢的发声部位靠前,多用鼻腔共鸣,与欧美、日韩的演唱风格迥异,给人以独特的美感体验。韩红的气息饱满,擅长演唱高音,一去听罢给人以荡气回肠之感。还有腾格尔、谭维维、许嵩等中青代歌唱者,也有形成了个性化演唱风格,共同构筑了当代流行音乐演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景。3 音乐传播的多元化传播是连接音乐作品和观众之间的桥梁,对流行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在以往,流行音乐在传播上主要以现场演唱、唱片或磁带为主,或者在一些文化类刊物、报刊上零星看到流行音乐的报道。而今,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
6、“互联网+ ”时代,传播条件也较之以往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随着音频格式的统一和普及,各类音乐网站应运而生,最近两年来则是音乐类APP的普及,让受众可以依托于互联网,借助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随时随地的下载和新的转播。其次,新世纪伊始,音乐选秀类节目横空出世,从最初的超级女声到后来的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全国各地电视台相继推出了上百档同类节目,这在当代流行音乐发展中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观众收看这些节目的过程,正是流行音乐传播的过程,为流行音乐的普及与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再次,最近几年来,自媒体方兴未艾,借助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人人都可以成为创作者和演唱者,并面向全世界开放
7、。很多流行金曲都是通过自媒体发布并流传的。观众也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欣赏这些作品。“前者还没隐退,后者快步向前。这些现象都与流行音乐背后的娱乐业商业化的操作有所关联。”让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彻底走出了 “酒香巷子深”的尴尬境地,成为了当代人最喜闻乐见的音乐文化形式。4 .音乐批评的多元化音乐批评是音乐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其独有的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可以趋利避害,始终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早年间的流行音乐批评,仅少见于一些关注流行音乐发展的专家学者,而今则形成了学院派批评、媒体批评和大众批评三个类型。学院派批评以高校或学界有名望的专家和学者为主体,他们普遍有着较为深厚的
8、音乐理论修养,通过对当下流行音乐发展现状的审视与分析,提出温和与中肯的建议,继而起到宏观的指导作用。媒体批评以电视台、网站为主体,他们依托于相应的平蠢,站在大众审美的立场,就现代化手段就大众对流行音乐的感受和意见进行分析,继而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虽然在权威性上较之学院派有所差距,但是胜在快速和准确。大众批评主体的组成十分复杂,在“互联网+ ”时代下,人人都可以是乐评人,都可以表达自身的感受和意愿。虽然一些乐评人的批评带有一定目的性,但是也是流行音乐市场化发展的切实需要。三种批评各有特点和侧重,共同构成了当代流行音乐文化立体化评价体系,其本身也是流行音乐发展的重要标志和见证。1 .创演质量的提升
9、李斯特在谈及柏辽兹和舒曼的音乐作品时候曾提出:“真正的音乐作品是具有永久生命力的,世世代代流传下去,能够接受一切考验,常伴于人们的内心。”近年来,流行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取得的各项成果,都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因为一直以来,流行音乐都被划分为通俗音乐的范畴,与高雅音乐的风格迥异。但是通俗绝不等同于低俗,绝不意味着流行音乐艺术价值和魅力的缺失,所以当代流行音乐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全方面提升创演质量。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改变流行音乐文化的基本属性,要求其朝着高雅文化靠拢,而是要做到雅俗共赏。这也是针对当下的现实状况而言的。在当代,人人都可以借助于网络平台、软件等创作和演唱作品,也正是这种成本和
10、门槛的降低,出现了很多粗制滥造之作,需要进行认真的反思。在创作方面,创作者无需具有系统和专业的作曲知识,只要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就可以创作出“动听”的旋律。歌词素有音乐诗歌的美誉,很多优秀的歌词即便是脱离了旋律也是一首完整、优美的散文诗。但是很多作品的歌词水平极其低下,不仅毫无艺术性可言,甚至在价值观方面存在偏差。在演唱方面,较之于艺术歌曲、歌唱唱段来说,流行音乐的演唱难度稍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演唱。相反,其在呼吸、咬字吐字、共鸣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独特要求。很多演唱者在基本演唱技术上都难言规范,一味依靠后期的音频技术处理弥补个人在演唱方面的缺失,这显然是不利于个人长远发展的。所以无论是
11、从创演者的个人发展出发,还是从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出发,都需要广大创演者树立起一种敬畏意识,提升个人素养和创演质量,为个人和流行音乐文化发展注入最长久的艺术生命力。2 .创演类型的扩展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乃是社会和时代多元化发展作用下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流行音乐文化是处于被动状态中的,也意味着其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相比总是慢半拍的。特别是这两年来,人们接受各类信息的渠道更加便捷,审美水平也日渐提升,现有的创演类型和形式已经难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要,所以流行音乐不能像以往一样,在观众的要求下被动转变,而应该主动去迎合这种变化,方能在时代中站稳脚跟,始终得到观众的
12、肯定。对此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创演类型的丰富。如电子音乐,电子音乐是21世纪人类音乐艺术发展最重要的成果之一,通过音频格式的统一,加速了音乐的传播,降低了作曲的难度,丰富了音乐效果。但是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音乐发展在整体上还是落后的,在各类流行音乐平台和渠道仅重视流量的背景下,电子音乐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极为有限,只有少数创作群体在苦苦支撑。所以下一步中,要在审美导向和资本投入等方面予以全面加强,使电子音乐成为当代流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如爵士乐,这是西方流行音乐发展的基础,并在今天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在中国却少有人问津,导致了流行音乐文化发展在类型上的单一。对此应有意识的对爵士乐
13、、布鲁斯等进行系统研究和有机借鉴,使现有的创作和演唱得到扩展。再如流行音乐与其它艺术的融合。流行音乐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它艺术门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可以生成互动,则可以获得双赢的效果。当下,流行音乐与其它艺术的融合仅限于影视,今后则应主动对其进行扩展,如文学、绘画、戏剧等,经过探索后都可以找到最契合融合方式,打破不同艺术类型之间的壁垒,使当代流行音乐呈现出全新的风貌。3 .民族文化的传承近年来,随着世界多元文化语境的形成,世界各国都纷纷认识到了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只有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才能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具体到流行音乐文化来
14、说,其是最接地气的音乐文化之一,正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载体和渠道,所以当代流行音乐的创作者、演唱者、研究者,都应该树立起民族化意识,认识到自身的文化责任和使命。之前,有很多创演者都在民族化发展上做出了重要的探索,如“中国风”的盛行就是最鲜明的例证。下一步中,还需要在创作、演唱方面予以加强和完善。首先,在创作方面,中国有着极为丰厚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无论是在素材还是技法上,都可以给当代流行音乐创作以莫大的启示和借鉴。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非遗保护和传承力度的加大,更有一些全新的音乐文化资源得到了挖掘和展示,对此应该得到创作者的充分重视,在使作品呈现出鲜明民族化风格的同时,也为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15、开辟出新的渠道。其次,在演唱方面,当下,流行音乐的演唱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技法体系,特别是高校流行音乐院系的成立,更是培养出了诸多优秀的演唱人才。下一步中,则要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使其民族特色更加突出。虽然不同作品有着不同的风格,似乎不存在普适性的演唱方法,但是如果将民族精神、气质和风貌为演唱追求,则还是有共性可循的,表现在呼吸、发声、咬字吐字、共鸣等多个方面,对此需要得到及时、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正所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在多元文化语境下,越应该对民族化的价值和意义有明确的认识,通过对传统创演经验的有机继承和结合实际的创新,向世界展示出既蕴含传统文化,又具有现代精神的中国流行音乐新风貌。4 海外市场的开拓在多元文化语境下,没有哪一种文化是可以独善其身的,都势必会与其它地域、类型的文化发生不同程度的碰撞与融合。所以故步自封、闭门造车和消极应对都是不可取的,而是要以开放的胸襟主动出击,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具体到流行音乐文化来说,应推动其在海外的传承和发展,在与世界流行音乐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壮大自我,展示和扩展自身的影响力,为世界流行音乐文化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