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乌昌石区域大气重污染过程分析.docx
《冬季乌昌石区域大气重污染过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季乌昌石区域大气重污染过程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冬季乌昌石区域大气重污染过程分析谷超郭宇宏邓婉月摘要:针对2016年11月23日-12月9日新疆乌昌石区域出现的一次长达18天的重污染天气过程,详细分析了各项污染物浓度水平及时空分布特征。监测结果显示,颗粒物浓度超标严重,PM2.5、PM10最高日均浓度达287 ug/m3、384 ug/m3,分别超标2.8倍、L 5倍,比污染前分别上升2.8倍、2. 4倍;整个污染过程中各城首要污染物均为PM2. 5,且PM2. 5/PM10均在70%以上;PM2.5、PM10与气态污染物S02、N02浓度波动同步、稍有滞后,虽然4项气态污染物日均浓度均未超标,但S02、N02同比增幅显著,二次颗粒如硫酸盐
2、、硝酸盐加倍生成;乌昌石5个城市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一致,体现典型的区域性污染特征。本次重污染过程出现得比往年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且污染程度重,由于污染物浓度易受环境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参数的影响,本研究结合气象背景及气象条件变化分析发现,地面高压控制,风速小、逆温层低,污染扩散不利,加之气温降、湿度增,易形成二次气溶胶颗粒,污染持续累积,是此次重污染过程形成的重要原因。Key:乌昌石区域;持续重污染;颗粒物浓度;风、温、湿变化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机动车数量的迅猛增加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雾霾天气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贺克斌等,2011;曹军骥,2012; Jiang et al.,20
3、14) o霾污染不仅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严重影响交通运输和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由于污染物载带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急慢性危害(Dockery et al. , 1992;白志鹏等,2006)。作为远离海洋、腹地沙漠的内陆省份,新疆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梁琼等,2005;徐峰,2012),尤其秋冬季节容易出现水平方向静稳、垂直方向逆温等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采暖期长、污染排放大和气象要素共同作用极易形成重污染天气(祝煦等,2005; Pu et al. , 2011)。2016年冬季,新疆乌昌石区域经历了一次持续时间长达18天的重污染,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比往年出现
4、更早、持续时间更长、污染程度更重,引发公众广泛关注。为有效控制大气污染、及时制定冬季强化措施,亟需针对污染类型、污染物浓度水平和气象条件等,开展系统监测和成因研究工作,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1重污染过程分析受持续大雾影响,自2016年11月23日起到12月10日,新疆乌昌石区域(国家重点建设的100城市群之一,具体包括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昌吉市、阜康市、五家渠市及呼图壁县、玛纳斯县和沙湾县等5市3县)出现一次连续重污染天气过程,比2015年12月14日的首次重污染过程提前了 21天。11月24日五家渠、阜康、石河子先后出现重度污染,11月25日阜康达到严重污染,12月2日整个乌昌石
5、区域达到重度污染级别,重污染天气一直持续到12月11号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入侵后重污染才有所缓解。此次重污染过程中,五家渠、阜康、乌鲁木齐、石河子、昌吉分别出现11天、10天、10天、8天、6天重污染天气。1. 1颗粒物浓度水平基于乌昌石区域5城市的空气自动站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各项污染物浓度水平及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风向等。监测结果显示,此次重污染期间各城市PM2. 5平均浓度在146ug/m3T71 ug/m3之间,比污染前期浓度水平高出L2倍-4.3倍,其中乌鲁木齐市PM2.5最高日均浓度出现在12月2日,高达271 ug/m3,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PM2. 5
6、日均浓度二级标准(75Hg/m3) 2. 6倍,小时最高浓度甚至达到414 H g/m3,超标4. 5倍。各城市PM10平均浓度在203 u g/m3-240 u g/m3之间,比污染前期浓度水平高出L5倍-3.3倍,PM10最高日均浓度出现在五家渠,高达384 ug/m3,超PM10日均浓度二级标准(150ug/m3) L5倍。重污染过程中乌昌石区域内各城市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一致,在11月25和12月1日各城市均出现PM2.5和PM10浓度峰值,反映本次污染的区域性特征;各城市PM2.5、PM10日均浓度变化非常同步,相关系数为0.98;在整个重污染过程中,各城市首要污染物均为PM2. 5,
7、且PM2. 5占PM10比重很高,均在70%以上,其中乌鲁木齐市PM2. 5/PM10最高达87. 7%,高出全年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反映本次污染以细颗粒为主,可能受二次生成贡献较大(Wang et al.,2012; Wang et al. , 2014)。1.2 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本次重污染期间,SO2、N02、C。日均浓度比污染前显著升高,分别上升95%、98%、111%, 03日均浓度下降36%;通过比对S02、N02与PM2. 5、PM10浓度时间变化规律,发现颗粒物浓度与气态污染物浓度波动同步、稍有滞后,反映气态污染物作为前体物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此,虽然4项气态污染物日均浓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冬季 乌昌石 区域 大气 污染 过程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