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振兴乡村经验交流材料.docx
《人才振兴乡村经验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振兴乡村经验交流材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念好人才六字诀铺就乡村振兴路一人才振兴乡村经验交流材料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实现高质量脱贫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和优先方向,从农村人才队伍的实际出发,在选才、育才、引才、借才、用才、留才等六个方面打好“组合拳”,不断建立健全人才流动、评价培育和激励机制,积极引导人才向农村一线集聚并提供优良的成长环境,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在“选”上出实招,配齐建强村级组织带头人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市坚持将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上下功夫。采取“从外出打工能人中回引一批、从大学生村
2、官中选任一批、从大中专毕业生中选任一批、从复员退伍党员军人中培养一批、从公开选拔后备干部中提任一批、从现任干部中留任一批、从专业合作社党员负责人中选任一批、从退休企事业干部中聘任一批、跨村交流任职一批、从乡村医生中培养一批”等“十个一批”方式,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选用人才,打造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致富能力强、群众工作能力强的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近年来,全市新调整村党组织书记890人,其中本地本村“选” 457人,外地回“引” 77人,选“派”干部335人,选“聘”干部21人。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6. 3岁,40岁以下村党组织书记占19.2%,大专及以上学历村党组织书
3、记占29. 8%,村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达98%,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实施培训提能工程,把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纳入全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重点对象,每年对45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集中示范培训。举办*市首届“新时代村书记论坛”,推荐全市有影响力的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全国村长论坛。在“育”上求突破,不断壮大乡村人才队伍由于农村地城偏远、经济基础薄弱,乡土人才队伍存量少、引进难,*市坚持以育为主,聚焦本土人才资源,为乡村振兴发掘内生动力。2015年,在全省率先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开办“一村多”中高职贯通班,出台“一村多”学员回乡创业扶持意见,促进学员主动回乡干事创业、传播先进技术、
4、兴办致富产业。计划实施以来,累计招录学员1520名,培养基层组织建设带头人和科技致富带头人726名,456个重点贫困村实现全覆盖。实施教育、卫生等领域基层人才百人计划,选拔偏远乡村学校教师开展非脱产学习。通过“县乡审核、免费培养、认定学历、回村服务”订单培养模式,培养基层全科医生280名、村医720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举办种养殖、电商、村级集体经济与产业发展、创业创新青年暨乡村振兴巾帼带头人等培训班,培训高素质农民10572人、基层农技推广骨干249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130名。2020年起实施“一品多名技术员”计划,围绕环丹江口库区187个重点村产业发展现状和需要,遴选一批综合素质
5、高、专业知识面广、实践经验丰富、乐于服务基层的专家人才,担任一品多名技术员计划”特聘专家技术人员到村开展技术服务,带动培养一批农业特色产业技术员。加强乡村振兴人才载体建设,*市科技学校成功入选国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累计培养大中专毕业生近5万人,培训农村实用人才5万余人次。在“引”上做文章,鼓励在外人才回乡创业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市依托本地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产业,聚焦人才引进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产业动能。积极推进“我选湖北圆梦车城”计划、搭建大学生实习实训平台,吸引优秀大学生到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实习实训、就业创业,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184个,累计接纳大学生就业创业6300人。实施能
6、人回归计划,各地以村为单位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全面掌握8409名农村能人家底,抢抓春节期间能人返乡的有利时机,采取召开恳谈会、上门走访等方式,发现掌握一批有志回乡回村工作的年轻高素质能人。完善返乡创业能人信息库,建立优秀人才库,按创业能手、专技能手、经管能手等类别一人一档登记造册,进行常态化管理。近年来,已有4000多名能人返乡发展、反哺家乡建设,有500多名能人在农村担任村干部。哪西县注重发挥乡贤能人作用,通过乡亲扶贫会、企业洽谈会等形式,鼓励在外创业有所成就的能人回乡投资,反哺家乡,共吸引347名外出成功人士回归,创办企业58家,领办产业项目142个,带动农村创业就业L 85万人,涌现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才 振兴 乡村 经验 交流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