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治理的源头需求侧分析.doc
《垃圾治理的源头需求侧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治理的源头需求侧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垃圾治理的源头需求侧分析源头需求侧由产生垃圾的源头和消费垃圾治理服务的需求者组成。全社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产生垃圾,都有垃圾治理的需求,这说明全社会都属于源头需求侧,由此可知源头需求侧管理在垃圾治理中的重要性。但源头需求侧管理存在一些内在问题,如利益矛盾、不合作占优博弈、垃圾治理供求不确定性等问题,值得关注。1.源头需求侧是利益矛盾体全社会都属于源头需求侧,商品生产者、垃圾治理的需求者、垃圾处理者同时也是垃圾产生者,而且,垃圾产生者与垃圾治理的需求者实际上是一个主体,但他们在垃圾治理中的身份角色有所区别,使得源头需求侧既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又是一个利益矛盾体。(1)利益共同体从各主体的收益看,他
2、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大收益,要多生产产品因而多产生垃圾;垃圾产生者为了获得更多享受(收益),要消费更多产品因而多产生、排放垃圾;垃圾处理者也为了获得更多收益,要处理更多垃圾。从供求关系看,他们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垃圾产生者与垃圾处理者互为垃圾处理的供求方,产生者是处理者的原料供给者,也是处理服务的需求者或消费者;处理者是处理服务的供给者,但也是垃圾的需求者。而且,从社会整体来看,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既是垃圾产生者又是垃圾处理服务的受益者,社会自治背景下的垃圾产生者同时也负有源头减量与排放控制等垃圾处理责任,是处理者,垃圾产生者与处理者理当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2)利益矛盾体因他
3、们各自的相对身份不同,各自主张的权利有所不同,而且,垃圾排放具有外部不经济性,垃圾处理具有外部经济性,当他们获得自己想要的收益时却不可避免地损伤了他人的权利。源头需求侧存在内部权利矛盾,是一个利益矛盾体。首先,垃圾产生者(垃圾处理需求者)与垃圾处理者之间存在权利掣肘。垃圾产生者与垃圾处理者之间的关系是垃圾处理服务的消费与供给关系,这是一种天生的讨价还价关系。此外,垃圾产生者排放的垃圾越多,造成的生态、环境、资源压力就越大,垃圾处理的外部成本或社会成本也越大,给垃圾处理者的压力也就越大,同时也损失了包括垃圾处理者在内的社会利益;相反,如果垃圾产生者排放的垃圾太少,对社会是个福音,但让垃圾处理者没
4、有足够的垃圾处理,将会牺牲垃圾处理者的利益。其次,商品生产者与垃圾产生者之间也存在权利掣肘。商品生产者生产的产品越多,通过产品转移给商品消费者(垃圾产生者)的产品废弃物也越多,垃圾产生者(商品消费者)的利益损失也就越大。2.源头需求侧的不合作占优博弈导致商品生产者、垃圾产生者与处理者。商品生产者、垃圾产生者和垃圾处理者彼此之间及其与政府之间,从理性经济人角度分析,各自争取收益而避免损失,不约而同地选择不合作策略,表现出彼此不合作的占优策略。“政府不得不及时处理垃圾”前提让垃圾产生者与垃圾处理者选择不合作。对垃圾产生者而言,无论是否与垃圾处理者合作,也无论垃圾处理者是否合作,其排放的垃圾都会得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垃圾 治理 源头 需求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