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催化裂化再生烟气实现超低排放实践.doc
《大型催化裂化再生烟气实现超低排放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催化裂化再生烟气实现超低排放实践.doc(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大型催化裂化再生烟气实现超低排放实践摘要:国内外催化裂化装置再生烟气治理一般采用湿法脱硫工艺,其特点是适应性和脱硫效果较好,但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较高,设备腐蚀、高含盐废水排放、烟羽拖尾等一系列问题难以解决,急需寻找更好的处理方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针对催化裂化再生烟气的特点,从再生过程的SOx和NOx产生源头控制,集成开发了负压式半干法烟气超低排放治理技术,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2.80 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成功投用。结果表明,排放烟气达到超低排放标准要求,同时解决了SO3气溶胶、烟羽、设备腐蚀、废水等问题。投资和运行费用优于钠法脱硫,为国内外催化裂化再生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
2、治理提供了借鉴。关键词:催化裂化装置 再生烟气 超低排放 半干法催化裂化装置烟气污染物排放量在炼油厂污染物排放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2014年以来,国内催化裂化装置绝大多数增上了烟气脱硫除尘设施,极大地改善了污染物排放状况,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大都选用湿法脱硫(湿法)工艺,其中绝大多数采用钠法脱硫1。湿法工艺具有对单一SO2污染物脱除效率高的优点,但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较高,SO3气溶胶脱除率低,粉尘排放控制难度大,且存在腐蚀设备、废水二次治理、烟气拖尾等一系列问题。在国内火电和钢铁行业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背景下,石油化工行业面临的环保形势愈加严峻,超低排放是必然趋势。与此同时,国家和地方
3、政府不断出台更加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对烟气排放的限值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具体烟气排放限值如表1所示。1、技术背景及构思1.1 湿法工艺存在的问题相关单位对2014年全面增设的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发现以下主要问题2-6。(1)新型脱硫工艺应用效果欠佳。国产有机胺法、Lextran脱硫脱硝一体化法等工艺存在诸多问题。引进有机胺法,出现电除雾故障、浆液法兰泄漏、塔体腐蚀穿孔等一系列问题。(2)设备腐蚀较为普遍。具体情况有:脱硫塔塔体、变径处、塔顶烟囱、综合塔及脱硫塔内衬非金属聚脲材料起泡和脱落引起腐蚀;塔底板式换热器板片、塔浆液缓冲池液下泵、事故池液下泵频繁出现腐蚀、磨蚀;
4、采用SCR脱硝,锅炉省煤段炉管结盐结垢进而引发炉管腐蚀;氧化罐及其搅拌器、机泵的腐蚀;部分脱硫脱硝除尘设施事故池或浆液缓冲池内衬脱落。企业被迫更新脱硫塔,更换烟囱。(3)“三高”导致经济效益受影响。催化裂化余热锅炉排烟温度较高,一般在160200 左右,饱和烟气所需水量较大,水耗较高,湿法为一般半干法脱硫的2倍左右;高盐废水浓度一般控制在2%左右,排出的高盐水量相当于所脱除污染物的100倍以上,高盐废水需要进一步处理;按氢氧化钠利用率95%、生石灰利用率85%估算,钠法脱硫剂费用约为半干法脱硫的3.3倍左右。(4)蓝烟、白烟拖尾影响企业形象。SO3遇水极易形成超细硫酸雾,再生烟气携带的催化剂超
5、细粉以及在脱硫过程中形成的盐雾滴在湿法环境下极易形成难以捕集的气溶胶,溢散到烟筒上方形成蓝烟、白烟拖尾,造成视觉污染,影响企业形象。由于催化裂化再生型式的差异,烟气中的SO3/SO2,NOx以及NH3含量会有较大差异。1.2 催化裂化烟气超低排放的技术构思2014年78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广州石化)两台循环流化床锅炉和一台煤粉炉相继进行技术改造,烟气排放提前达到“超洁净排放标准”7。针对钠法脱硫存在的问题,结合广州石化锅炉实现超低排放的经验,提出了催化裂化烟气超低排放的技术构思:污染物源头控制,考虑到再生型式的影响,拟选用不完全再生工艺源头控制SO3和NOx的生成;CO锅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型 催化裂化 再生 烟气 实现 排放 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