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探讨.doc
《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探讨.doc(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探讨随着我国污水治理行业的蓬勃发展,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逐年增加,从2010年的5427万t增长至2017年的7436万t。据预测2023年的污泥处理市场规模将达到867亿元。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重水轻泥”,污泥处理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开发实施新型、环保的污泥处置技术成为当下的迫切要求。1 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及现状污泥的处置主要有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式,焚烧处置是污泥减量化最显著的方式。焚烧处置又分为建设独立的焚烧系统和依托现有设备进行改造两种,后者可依托现有电厂、燃煤锅炉、垃圾焚烧炉及水泥窑等装置,将污泥与煤或垃圾混烧。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作为全过程清洁的废弃物处置方
2、式,利用水泥生产过程的高温环境来焚烧污泥,窑内呈碱性,可有效避免酸性物质和重金属挥发。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过程中,有机物被彻底分解,二噁英很难形成。同时污泥焚烧产生的热能被回收,残渣和飞灰作为水泥成分配人熟料中,实现资源化和污泥减量化。与污泥其它处理方式相比,水泥窑处置技术更彻底,也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满足“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近年来,我国在水泥窑协同处置上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取得了初步成绩。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成功地投入生产应用。据统计,目前已建成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生产线43条,年处置垃圾约500万t;协同处置污泥24条,年处置污泥约195万t,在建和拟建的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线还有
3、90多条。由此可见,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前景广阔。2 处置方案及技术路线一、污泥特性污泥成分复杂,含有各种微生物、多种重金属及大量的难降解物质,具体分为泥、沙等无机物以及菌体等有机物两类。如处置不当,会造成环境再污染。相关研究表明:污泥的化学特性与水泥生产所用的原料基本相似。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利用污泥和焚烧飞灰产生的水泥在颗粒度、相对密度上基本相似,在稳固性、膨胀密度、固化时间上也较好。因此,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是一种可行的资源化处理方式。二、处置方案及技术路线污泥预处理工艺与投入水泥窑位置作为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的关键要素,依此分类,协同处置污泥的主要工艺路线如下
4、。1、投入窑尾烟室参考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工程设计规范(GB50757-2012):含水率为30-80的污泥可从窑尾烟室处进料,但是宜设置喷枪等强制给料设备,且烟室内温度下降宜控制在100以内,以防造成局部堵塞结皮。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中将含水率70-80的污泥直接进入窑尾烟室焚烧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该技术占全部处置生产线的50以上,工艺流程见图1。图1 污泥投入窑尾烟室的工艺流程图污泥送入污泥仓后,仓内设置液压滑架,通过滑架的往复运动防止污泥在仓底淤积,形成死角、起拱。污泥在滑架的作用下进入卸料口,经双螺旋给料机输送至单杠闸柱塞泵内去窑尾烟室。污泥仓顶部卸料口设置液压翻板门,以使仓处于密封常
5、态。仓卸料区域设置格栅,防止大块杂物进入堵塞柱塞泵。在污泥输送管道入窑尾烟室的末端设置给料喷枪,以使污泥均匀、散开的形式喷入,增加换热面积,从而降低污泥对窑系统的影响。污泥仓的臭气一部分作为冷却风进入水泥窑篦冷机,另一部分经过活性炭除臭装置除臭达标后,由引风机送人烟囱排放。在水泥线检修期间臭气通过活性炭除臭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投入水泥窑窑尾烟室下污泥不进行预处理,相对节省了污泥预处理的费用,但易造成烟室内的温度波动,影响水泥生产线的稳定运行。2、投入分解炉依规范,含水率不大于30的污泥可从水泥窑分解炉处进料。此工艺下要对污泥进行热干化预处理,利用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废热烟气作为热源,直接或者通过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泥 协同 处置 污泥 技术 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