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疑问.doc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疑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疑问.doc(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疑问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甫一提出便高光满满。这是崭新而大胆的远景设想,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也颠覆了不少人的认知,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是“双碳”目标下的战略抉择,能源相关碳排放占比近九成,碳达峰碳中和的成败很大程度上系之于此。这是能源革命再出击的战鼓号角,“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践行有年,期待结出新的硕果。政府、企业、学界,相关各方迅速投以热切关注的目光,着手构筑新能源为主体的完整生态,思量新型电力系统的实现路径,推动能源革命、电力变革的再深化。一场伟大的革命往往充满了艰难险阻、激流险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可能超乎想象
2、。从当前情况看,以下几方面问题值得关注,期待科学回答、精准把握、有效应对,以便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磅礴伟力。一问:什么是新型电力系统?这是一个簇新的概念。业界已开始对新型电力系统作出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解读,但所见总体上多为只言片语式的初步分析、模糊认识,尚缺乏系统完整、一锤定音的阐释说明。作为凝聚众心、形成合力的基础,有必要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内涵、外延作出科学界定,以便举旗定向、少跑弯路。随着新能源成为主体、电力中心地位进一步突显,新型电力系统或许跟能源互联网的重叠度会越来越高。二问:电网将如何深刻变化?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核心所在。现在的电网系统主要基于传统发电,以电
3、源供应端的精准控制实现“源随荷动”的电力平衡。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特征十分明显,高比例接入电网系统,需要电网系统的智能化、灵活性发生根本性变化。这张全球最大电网的深度变革举世瞩目,而每年新增承载1亿千瓦新能源发电已是迫在眉睫。再加上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需求侧深度响应等因素,电网既要调度供应侧又需调度用户侧,运行机理将发生天翻地覆之变。“源网荷储”一体化已经启程,可能成为电网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但其实现路径可能坎坷而复杂。三问:火力发电将何去何从?燃煤发电是最主要的火力发电形式,占比之大以致有人常常将二者混为一谈。这是当前占据半壁江山的基础电源,未来取向和命运为业界广为关注,其
4、要不要发展也是业界争议最大的问题。“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明确了“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原则,专家预计“十四五”将是煤电的最后发展期。“严控煤电项目”成为总基调,但后续具体如何安排,还是一个待解之问。此外,燃气发电、生物质发电,身着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保护色,较少引人关注,但其实是名符其实的火力发电,同样存在二氧化碳排放,“双碳”目标下如何定位期待明确。四问:新能源除风光还有啥?风能、太阳能无疑是新能源中的佼佼者、主力军,2020年合计装机容量达到5.3亿千瓦,在全国发电能力中占比四分之一;已明确到2030年达到12亿千瓦以上目标,相关机构预测甚至达到16亿18亿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构建 新型 电力系统 疑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