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毕业论文.docx
《非物质文化遗产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毕业论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非物质文化遗产毕业论文目录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2(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节录)31 .世界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节录)32 .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节录)5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6(-)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6(-)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7(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71 .非物质文化的经济价值的特点:7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开发价值83 .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现实意义9三、胶州秧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开发利用10(-)胶州秧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10(-)胶州秧歌节产生
2、的背景及内容111 .胶州秧歌的继承与发展112 .胶州经济发展状况123 .胶州秧歌节主要活动以2008年首届秧歌节为例口12(三)胶州秧歌节经济价值解读141 .胶州秧歌经济价值开发需避免的问题142 .胶州秧歌经济价值开发应借鉴的对策153 .胶州秧歌节中的经济价值17四.举办胶州秧歌节的启示19(-)胶州秧歌节的优势19(-)胶州秧歌节存在的不足20(三)对以胶州秧歌节为主的胶州经济发展的思考20结语22致谢23参考文献24近几年,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思考,原先靠引进工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模式在新的经济政策要求下要改变思路,各地纷纷采取新的
3、形式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尤其重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期望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挖掘自身的经济文化特色成为各地发展经济的一个瓶颈问题。与此同时,近几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H从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屈原成为韩国人之后,无不引起上至国家政府下至全国人民对中国自身文化传统保护的重视。我国政府自2006年开始,相继设立了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2008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为
4、我国文化传统在政策上提供保护,但是这仅仅是在标志层面上,如何真正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需要其所在地的政府和人民的齐心合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大量的资金,仅凭政府的资助就想拯救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抓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并充分利用其带动经济发展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又有利于当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发扬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他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是能否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他的经济价值,是当前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地的一个难题。各地争相采取措施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从中产生了一些优秀的开发经验与此
5、同时也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如何充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开发的过程中保护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转化成促进经济增长的元素,而不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分离开来。这些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以胶州秧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观察和分析胶州在开发胶州秧歌这一非物资文化遗产时所作的工作,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通过研究以秧歌节为主的胶州秧歌的开发和保护实例也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中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口述或无形遗产,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并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
6、组织在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H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H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能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了五个方面:(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
7、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传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伴随着特定的文化现状发展起来的,以集体、群体或个体方式一代接一代享用、继承或发展的性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是由遗产的本质所决定的,换言之,就是我们的祖辈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经过一代代劳动人民的积累和改进并以师徒或团体的形式流传下来,逐渐形成的。它足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因此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具体的创造者,即使有,也是后人对前辈已有技艺或习俗的加工和创新。口头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书面资料,其传承形式主要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具有很强的“口头性”。这也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以及开发和保护胶州秧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质文化 遗产 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