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汉武帝的经济政策及其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汉武帝的经济政策及其作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引言11 .汉武帝经济政策提出的背景11.1 匈奴问题导致开支极大11.2 救灾治险消耗大量财力21.3 土地兼并日趋严重21.4 小农背本趋末现象严重32 .汉武帝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32.1 铸造五铢钱,统一货币32.2 推行算缗、告缗政策42.3 盐铁官营制度42.4 设立均输、平准制度53 .汉武帝财政改革的社会作用63.1 改革对西汉的社会作用63.2 改革对后世的影响7结语9参考文献10致谢11摘 要汉武帝作为我国古代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在其统治期间,大一统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政治的大一统离不开经济的承托,在经济上,这是一个飞跃发展的时期,农业、手工
2、业和商业获得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机会。而这一切的发展得益于许多关键性的制度和政策被推行,汉武帝统治时期所实施的经济举措为汉王朝的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保障,当时国家财政状况日趋稳定与汉武帝经济政策的推行是分不开的;而且其改革措施对以后历代王朝的财政政策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经济政策中建立的许多制度都成为了后世国家经济制度的典范。对汉武帝经济政策的探究,能够把握其核心内容并对其做出符合时代潮流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的阐释。关键词:汉武帝;财政;改革AbstractAs one of the most as emperor in ancient China, emperor during t
3、he reign of the furtherconsolidate and develop a unified pattern, further strengthening autocracy centralized, politicalunification depends on economic retainer, economically, it is a developing period, agriculture,handicraft industry and business obtained a rapi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he deve
4、lopmentof all these benefited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ny key systems and policies. Theeconomic measures implemented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wudi of the han dynastyprovided a strong financial guarantee for the growth of the han dynasty. Moreover, its reformmeasure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
5、he financial policies and social and economicdevelopment of the successive dynasties. Taking historical documents as the center, this papercombines the logical analysis method with the history.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theeconomic policies of emperor wudi of the han dynasty, the core content is gr
6、asped and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the trend of The Times and the law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s made.Key words: Han Wudi;financial;reform引 言汉武帝提出的经济政策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结果。当时大一统格局促使经济领域的改革,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
7、影响。汉初,由于战争导致民生凋敝,因此,黄老思想在此时受到统治者重视,在政治上表现上为统治者长期奉行“黄老无为”的政治制度;而在经济上则是“与民休息”的经济制度受到推崇,这些都为西汉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创造了基础,然而,边境地区的民族冲突,并不能因为宽松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舒缓而得到根本的解决,更不能使权贵的兼并行为得到遏制。而汉武帝所采取的对内财政改革,对于维护边境安宁、增强国力起了积极作用。从这个角度,本文具有追溯性的意义。希望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控制国民经济和民生相关产业在统一格局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本文通过对汉武帝经济政策的研究,认识到汉武帝经济政策的实施与政治
8、制度的关系,并对汉武帝的经济政策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其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对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这不仅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且使我们进一步了解秦汉历史,有利于加强我们对古代社会经济发展里程的认识。本文着手点以汉武帝时期财政危机迸发的缘由为主,系统的研讨与阐述了汉武帝处理财政窘境所做出的变革措施,并合理地评价了革新所获得的社会效果,意在更进一步地理解和认识汉武帝时期的财政变革,同时以史为鉴。1 .汉武帝经济政策提出的背景1.1 匈奴问题导致开支极大西汉前期,汉王朝百废待兴、国力衰弱的困境促使统治者不得不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一直以来都坚持适度从简的经济政策,故汉高祖在经历北登之围的困境后,对匈奴单于
9、势力亦暂以妥协退让的“和亲”外交政策,两国没有大范围的军事对抗,军费开支也就俭省不少。但文景以来,边境百姓不断受到匈奴人的侵扰,他们烧杀抢掠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亲”政策并未处理匈奴难题,反而助长匈奴嚣张气焰,使匈奴问题再为严重。基于这种情况,在贾谊之后,晁错向文帝积极进言,双方力量对比上的优劣得到了具体的分析,晁错也明确指出了对抗匈奴的计策,即在边境屯田筑城,徙民实边,屯粮塞下,开苑养马的积极防御的办法。至武帝即位,全国局势较为稳定,西汉国力日渐昌盛。因而,西汉王朝终于具备了处理匈奴边镜之患的重要条件。由汉初的姑息防卫,变为武帝时期强硬的战略反攻,这不得不说是西汉王朝在外交政策上一个天
10、翻地覆的转变。但是,这场战事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卫青多次征战匈奴直接消耗掉的军需物质,加之奖励战功所花费的财货,就几乎将西汉王朝的国库掏空。如元朔六年、元狩二年、四年,武帝三次赏赐击胡有功部队,总数达一百七十余万斤黄金,其中最少一笔,也相当于宣帝以后国家赋税收入的一半。而这三场战役只是对匈奴的相对较大的战役,还有几十场规模较小的战役。战争的军事开支远远超出了西汉政府的负担。在过度的军费开支下,汉军开始出现危机。“是时财匮,战士颇不得禄矣”。因此,由于战事频繁导致大量的军费开支,在匈奴侵扰势力被完全歼灭之后,西汉政府随之而来的便是严重的财政危机。1.2 救灾治险消耗大量财力我国人口众多,地域
11、广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自古以来灾荒就时有发生。从灾害发生的时间来看,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频发的第一个时期就是西汉时期了,恰好整个西汉时期自然灾害发生最多的时期正是汉武帝统治时期。仅史籍可考的竟达十八次,由于灾害频发于中原地区,中原地区又是重要的农业区,并且旱灾最为频繁,多发生在夏、秋两季。如武帝建元四年,“夏,六月,旱”;元封六年,“秋,大旱”。庄稼生长成熟的季节正是夏秋两季。在干旱的情况下,产量往往大大减少,甚至没有收成,这严重损害了农业经济。封建农业社会,作物生长主要依赖于气候,但是严重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此外,水患也严重影响西汉的经济,汉武帝时期
12、,黄河水患是最严重的水患,从堤口溢出的水流吞没冲毁两岸耕田村舍,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以黄河决口为例:元光年间“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洪水所及,十六个郡受灾,造成了 “二十馀岁,岁因以数不登”的情况。大范围的自然灾祸迫使西汉政府展开治险赈灾工作,以减轻自然灾祸对社会生活所形成的不良影响。管理黄河水患再加之此时灾情不时,救灾开支更是数以万计。山东遭受严重洪水之后,武帝便立刻命令各地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但由于吏治腐败、受灾人口众多等原因,这一切不过是杯水车薪。“其费以亿计,不可胜数,于是县官大空二6汉武帝时期,仅次于干旱的第二大灾害是蝗灾。但是其危害性不亚于水旱之祸。更严重的是一个地区
13、出现了蝗灾,临近其他区域常常会受到影响,从而使受灾面积愈来愈广。赈灾救灾的巨大开支,对军费开支巨大的汉朝政府来说,肯定是一场灾难。面对这样的情形,汉武帝不得不在经济上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缓解财政上危机,以增加经济收入。1.3 土地兼并日趋严重汉自高祖立国以来,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文景之治后,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国家人口大增。史载:“自孝惠至文景,与民休息。六十余岁,民众大增。”此时,地主豪强也纷起占地.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造就了一批豪富,他们“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许多工商业者为了追逐更多的财富,甚至与政府官吏相勾结而赚取不法收入,“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馀业,以稽
14、市场,物踊腾泉,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二此外,2在政治上受到歧视的商人,他们试图将自己的财富用于购买大量的土地,积极开展土地交易,引起土地兼并日益加重。如汉书卜式传称:卜式“以田畜为事”,“买田宅”。而另一方面,“贫民虽赐之田,犹贱卖以贾J州加上文景期间,土地兼并并不受限制,故汉代土地兼并突飞猛进,到武帝时出现了 “富者田连仟佰,贫者无立锥之地。“.总之,西汉武帝时期,土地问题曾经到达了相当严重的水平,而土地问题又是一个关系到社会各个方面的严重经济问题。比如严重的两极分化主要就是由于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强的后果就是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如何限制土地兼并,缓解社会矛盾,成为西汉最严重的
15、社会难题之一。1.4小农背本趋末现象严重商品经济持续发展,握有巨额财富的豪强权力因而日益增强。但是由于消费水平和生产技术落后,拥有大量资金的商人却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方向,不得不大量用于购置土地,“以末致富,用本守之”。结果导致汉武帝时期的自耕农日益破产,流民问题相当严重。“民去其本”主要是由于当时人口增长、土地资源不足,以及轻田租而重赋税的赋敛政策造成的,农民不仅要负担各种繁重的赋税,而且还要缴纳劳役代金,这不仅被封建国家剥削,而且被商人剥削。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是那么的辛苦却又难以生活,而手工业者、商人生活水平远远高于农民。因此,一时之间投身于冶炼铁、铜矿、铸造钱币等行业的小农不计其数,叹之“天下大抵无虑皆铸金钱矣”山大量的人放弃农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在当时社会,农业是国家兴盛的基础,所以社会基础因为大量农业人口的减少而受到严重动摇。此外,实际上只有一些人因为高度繁荣的商品经济而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山这部分人大都是豪强权贵;而农民弃农之后,最终也只是沦为佃农、奴婢,他们即使进行商业活动,但能获利者少之又少,无法扭转被压迫的命运。正是由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