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为何那么多街道名带有古代官职特色?.docx
《成都为何那么多街道名带有古代官职特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为何那么多街道名带有古代官职特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成都为何那么多街道名带有古代官职特色?成都,一座拥有三千年历史积淀的文化名城,不仅城市名称一直没有变过,中心城区如金牛、武侯、青羊、成华、锦江等,包括郸都、新都、广都双流等城区,全是伴随成都一起发展,有着悠久历史烙印的古地名。其实不光如此,连成都市区的多数街道名称也同样有浓厚的人文特色。在诸多的特色之中,有一个特色感觉和其他古代名城不同,成都不少街道充满古代官职气息,多以明清以来的官府的署衙或职务命名,这一点连古都北京的城区也很少类似的街道地名,恐怕成都的这种城市文化很有一些别具一格。天敬成都府图明末天启年间的成都地图一、重要的官府机构所在地成都有一批街道如督院街、总府街、提督街、正府街、将军
2、衙门等等,过去在明清时期是重要的官府机构所在地,自然就拿来作为街道的名称,甚至这些当年官府署衙所在地,后来基本利用过去的地面,改建作为今天的机关单位继续使用。最典型的就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所在的督院街,最早明代的“巡抚都察院”就设在这里。明代的巡抚一般是临时奉命巡视安抚某地区的特遣差使,虽然权限颇大,但并不固定在地方,到清代才改成为地方专任的官员。清代巡抚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及民政等,某些重要省份后期还直接升总督。最初顺治时,由第二位四川巡抚高民瞻(清军正式开始控制四川是顺治十五、十六年,高民瞻的资料不多,他可能汉军旗人。之前的第一位是李国英,本来是明末湖广大将左良玉的属下,与左良玉儿子左梦
3、庚一起投降,跟随豪格入川打败张献忠。后来李国英受命追击李来亨、郝摇旗等李自成余部,把四川巡抚一职改任高民瞻,但高民瞻只做了三年,顺治十八年转给佟凤彩,也是汉军旗人)在今天的督院街沿用明代的都察院改建为巡抚官署。高民瞻是第一位进入成都办公的清朝四川巡抚,展开重修府城,整顿机构的工程,但实际没有来得及完成,他之后的佟凤彩才基本完成对成都的修葺和重建,包括对都江堰进行了一次疏浚。到乾隆年间,朝廷撤掉了四川的巡抚,改为专设总督,所以这里的街道成为民间习惯称呼的总督衙门(别称“制台衙门”)所在地,街名“督院”就是由“总督”和“都察院”两大官府机构的省略并称。再后来民国时期,四川督军署、四川省长公署、四川
4、省政府全都设在这里。1949年成都解放后,省军管委员会以及川西公署和四川省政府都设立在这条街上,也都沿用原来的官府大院作为办公场地。整个四川历史自清代以来,督院街一直要算大名鼎鼎。像最后促使清朝垮台的导火线四川保路事件,重要一幕就发生在总督衙门大院前。当时的总督赵尔丰竟然下令朝前来请愿的人们开枪,从而激起声势巨大的全省风潮,导致需要调动湖北的军队进入四川进行支援,这就给湖北的行动制造一个良机,最终促使武昌在机缘巧合之下成功改变了历史走向。灌/和运超研究成都街道历史渊源的成都街巷志在总督衙门对面,清初曾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寺庙,据说叫“祈水庙”。康熙年间,因为平定吴三桂,大量清军的绿营兵进入四川,这
5、里被改建为卫戍官署的督标营营务处。清军在各省城驻扎是分散开的,东南西北各点均有,正如茅海建研究鸦片战争时所说,平时清军兼有警察、安保、工程队等各种使命,并非全都会投入作战。民国时期的四川地方军阀也在这里设立了军警团联合办事处,后来这里成为军队的营房。在总督大院西辕门外的走马街。因为这条街一拐弯便是总督衙门的大门,过去前来晋见总督的官员来往经此都得下马步行,所以名叫“走马”街,显然街道称呼也是受到与官职身份关联的影响。从督院街往北,经过今天著名的春熙路步行街区就是另外一条著名的总府街。如前所述,清代的总督衙门是设立在督院街,总府街过去一度被清代的巡抚衙门所占用,但清代巡抚设立时间非常短,这条街的
6、命名与巡抚并没多少关系,这里的总府名称实际来自明代的都指挥使衙门。都指挥使是明代四川行省最高的军事长官,“都”即“总”之意。都指挥使司一方面被简称为“都司”,同时又尊称为“总府”,尽管清代的巡抚是在这里设立了一段时间,但街道名称还是沿袭明代的称呼。正如成都民间老百姓经过清代差不多300年,哪怕到民国,很多人还是习惯称呼天府广场一带为“皇城”,实际过去是明代“蜀王府”所在,虽然到明末被大西军毁掉。清代也并没有维护重建,仅仅是改成了方便科举考试的贡院和官府粮仓,但百姓仍然一代代都沿袭明代的称呼习惯。成都还有两个明代军事特色鲜明的街道是指挥街和前卫街。指挥街是明初设立四川卫所指挥机构时出现的官署,有
7、记载的是洪武四年(1371),卫指挥使司署衙设立在这条街,后来便因此得名。“卫”的等级相当于县,由 军官兼管民政事务。前卫街位是依据明代的卫署机构而得名。明代卫署有前、后、左、中、右之分,在明代“总府”的都指挥使司掌管有前卫、左护卫、右护卫、中卫、宁川卫等卫所,实际也包括成都府、华阳县、成都县的府衙等等,当然都指挥使是军务为主,原则上并不干涉地方民生。另外像正府街,一般人可能不大明白,尤其外地的朋友假如初来成都,对这个名字更加“懵圈”,或许还质疑是不是街道牌错误。有一些介绍成都街道的书籍文章进行过常识普及,说是清代的成都府知府衙门在这条街,所谓“正”是方位居正之意,用一句通俗的话说,街名的含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都 为何 那么多 街道 带有 古代 官职 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