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艺术类浅淡幼儿爵士鼓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艺术类浅淡幼儿爵士鼓教学.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江西省付立芳看过四五岁幼儿坐在舞台上,神气活现地击奏爵士鼓,相信许多人都会心潮澎湃,激动不已。爵士鼓丰富的演奏技巧、动感的演奏方式、令人振奋且极具观赏性的演奏效果及其美观华丽的造型设计,都在深深地吸引着家长和孩子们。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幼儿爵士鼓教学?如何让幼儿通过学鼓培养各方面能力呢?在此,结合实践谈谈个人粗浅的理解。一、要善于激发和保持幼儿学鼓的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好母亲。有了她们,幼儿才会有探究鼓、击奏鼓的欲望。才能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爵士鼓特殊的造型和声响对幼儿来讲是新异刺激,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好奇和兴趣。然而,这种兴趣和幼儿其他方面的兴趣一样,具有表面性和
2、不稳定性的特点。如果训练枯躁艰苦、压力太大,势必会使幼儿兴趣淡化、转移,甚至由爱而恨。因此,激发幼儿学鼓兴趣,并让其保持兴趣,从“有趣”到“乐趣”再能升华至I志趣邛介段,是我们的重要目标。这要求我们要有高水平的策略和艺术方法进行引导,要遵循陈老所倡导的“做中学、玩中学、乐中学”的原则。著名的日本小提琴家、幼儿教育家铃木先生的方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给孩子自然的音乐环境,让孩子学音乐、学敲鼓就象学说话一样顺理成章。不要将鼓硬生生给孩子,而要引导孩子象想开口说话一样自己提出要求,兴高采烈地接下鼓棒。这样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通过看别人的表演,从演奏者的投入中,从他人对演奏者的热烈赞赏中,从家长、教师
3、和同伴那种对鼓非常感兴趣的表情中,激发学习的动机。有时,不妨采用“欲擒故纵”的办法,有一个幼儿老是缠家长带着来看敲鼓,教师明知他想学鼓,前几次都只是友好地用语言或点头打个招呼,就是不叫他来敲,使他越发觉得敲鼓的人很神气,觉得学鼓的那个集体很神秘,心里痒痒的,后来请他来,他的干劲非常足。教师的语言和教育方法对兴趣的培养与保持很重要。儿童化的语言有助于比喻成“总司令”,因为一般节奏型中它表示强拍,训练时还经常担负每拍出声的打拍子功能。教2/4、4/4、3/4拍时,告诉幼儿听司令的指挥,司令说话了,军长随后发言。军长指的是军鼓,认识军鼓时,首先请幼儿听军鼓后十六分音符为主的进行曲演奏,引导幼儿感受并
4、说出“好象解放军来了。”从而取个名字叫“军鼓工认识完毕复习时采用“猜猜谁在说话”游戏,请幼儿闭上眼睛,听一听哪个鼓,哪个钗在发出声音。再如教持棒时,把大拇指和食指比喻成“钳子”,注意夹住棒子别让它“逃跑”了。幼儿初学时不会正确用力和用腕,击踩钗易声音过大,击鼓则压鼓皮较死,声音沉闷,这时可用比一比,谁的声音更动听来练习。吸引幼儿并帮助理游戏的作用不容忽视。比如认识鼓的各部件时,把大鼓练习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幼儿的特点。通通鼓和吊钗的敲击幼儿最感兴趣,刚开始可以多让他们敲,只要姿势正确,“想怎么敲就怎么敲,”然后才开始进行基本节奏组合练习。练习的难度应尽量考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循序渐进比较好,以
5、免使他们产生厌烦情绪。正如蒙泰梭里所说:“在培养孩子的某方面艺术才能时,不应操之过急,打乱了孩子兴趣爱好的临界,否则会使孩子永远失去某种艺术能力发展的可能。”集体学习和个别辅导各有千秋。集体学习的前提是参与者水平相差不大。幼儿不会愿意自己比同伴差,因而能自觉追求进步。榜样的作用、同伴的羡慕和鼓励更能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集体中开展游戏更有趣,当众表演机会多,不易怯场。更重要的是集体合练时,让孩子体会到演奏的魁力和自己参加演奏的光荣感,增强学习欲望。个别辅导则更有针对性,可以因材施教,及时指导,避免了很多鼓同时练时太吵而不好指导的问题,但幼儿有时会觉孤单。所以,集体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倒是个好办法。乐
6、理和辅助练习、分解练习以集体学习为主,上鼓时则以单个或两三人进行较好。要让孩子保持学鼓的兴趣,适当的激励是必不可少的。善于发现孩子学习中的闪光点非常重要。除了教师鼓励、同伴激励,多让孩子在各种场合表演是一种很好的成就激励法。常常有些还未开始学鼓的孩子,来到鼓旁,操起鼓棒就是一阵敲,一排敲到底还不忘大力敲一下吊钗,完了对大家咧嘴一笑,心里说:“瞧,我有多棒! ”这就是他的成就感。而学了一段时间后,给大家表演,打不了曲子也可进行SOLO演奏或即兴敲击,观众们的掌声响起,孩子的成功感和自豪感也就油然而生了,这样,再想让他不学鼓都难了。二、让学鼓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并为其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纲要指出:
7、“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这是健康领域的要求,适用于幼儿教育的任何方面,进行爵士鼓教学也不例外。1、让练鼓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发展。首先注意鼓和鼓棒的选择。最好选用质量较好,大小合适的儿童鼓,这样音色较好,幼儿也比较容易敲,而成人鼓较大较高,太小的幼儿敲起来很不方便。幼儿手小力量小,鼓棒的大小、重量应便于抓握和自由挥动。踩锤和踩钗也要充分考虑幼儿力量,以轻巧为宜,既利于双脚踏击,也不至于伤害脚部。练习场地室外最好,利于散音,室内则尽量选空旷、吸音较好的房子,训练时把窗户打开也可以把声音散出去一点,室内同时敲鼓的人数不宜太多,持续时间不宜太长
8、,以免影响幼儿听觉系统和神经系统。也可考虑采用鼓面垫橡皮圈,或戴上耳脉,以减少入耳音量。其实许多东西都可以做鼓的替代品,比如木制品上垫上薄海绵再绷上一块橡胶皮,既有弹力,又不吵,非常理想。有时我甚至和幼儿在楼梯扶手的铁管上敲,有上下左右还有不同的声音,而且对敲击点的准确性挺高,一不小心就会敲空。当然基本原则是材料不应太易损坏,一敲就破肯定没啥意义,也不能太硬,太硬时就应注意让幼儿不能太用力,否则易伤手。发动幼儿参与寻找或制作的代替物,他们敲起来的兴致更高。有时为了练手腕,也可以敲没有弹力的软物,敲敲自己的大腿倒不错,方便又不吵,而且太重了就疼,可以练习控制力度。2、让学鼓促进幼儿智能发展。爵士
9、鼓演奏要求幼儿注意力分配能力强,动作协调,手脚分家。一些辅助练习对此很有帮助,比如:方圆互换”,两手同时画不同图形,如左手画三角形,右手画正方形;又如“摩拍交互”即一只手上下拍,另一只手同时水平地前后摩动。本人曾汇成有趣的双手分离度练习游戏一文,有兴趣的朋友可翻阅启蒙1996年10期。再如跺脚与徒手拍的各种组合练习以及体态律动活动等,可以训练脚手配合,也有利于左右脑协同开发。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是幼儿探索世界的高招。听和看是常用的。摸一摸,按一按鼓皮,可以感觉到反弹的力量,再持槌敲击体会这种弹力,并学习借弹力上抛鼓棒就会容易得多。敲击时,感受鼓皮和钗片的振动,尤其大力击钗后马上手抓钗止音,幼儿更会
10、感到惊奇,他们逐渐明白,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然后,把所听、所看、所想、所感受到的说出来交流,敲一敲,画一画,表达出来。只要教育适宜,学鼓和学其它乐器一样,对于培养幼儿好奇心,探索精神,对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感受力、想像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大脑的发育和灵敏性等大有好处。3、让学鼓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有人看过国内外摇滚乐队极度投入的火爆演出,开始担心鼓手的近乎疯狂的状态,担心那强劲的节奏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其实,音乐有不同的风格,爵士鼓同样有,欢快亦或抒情的,都可以进行演绎。只要选择内容合适,教育方法适当,不但不会影响,反而会有利于幼儿心理促健康发展。目前不少
11、幼儿园为幼儿摆脱烦恼特意设置了“心理发泄区”,爵士鼓正可以做这种道具,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工具,高兴时敲,不快乐时也敲,有的孩子说:“敲了一通鼓,感觉心理舒畅多了 ! ”在感觉有趣的同时,学鼓仍然需要毅力,需要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需要坚持性。正确的姿势和练习方法也丝毫不能马虎,因为当错误形成了习惯,改正起来会非常困难。当他们通过练习攻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进步时,当他们表演,受到表扬和赞赏时,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都得到了培养,因为他们有成功的体验,有创造的快乐。而这些的前提是教师指导时,要如纲要所说:“要避免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只有让
12、幼儿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有主动的学习态度,学鼓才不会成为他们的沉重负担。同时,要注意让他们学会尊重别人,不因自己有点“本领”了,就骄傲自大,趾高气扬,看不起比自己进展慢的幼儿。齐奏时则可有意识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另外,有的教师让儿童演奏站台之类的成人爱情歌曲实在不妥,象西班牙斗牛士、卡门序曲、欢乐颂、祝你幸福等中外名曲和铃儿响叮嗒、红星闪闪、效游、我爱北京天安门、歌声与微笑等优秀儿童歌曲都可以用爵士鼓来表演,优秀曲目可以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其乐观和积极向上的品格。三、培养幼儿音乐能力和创造能力。绝大多数孩子都有一种天生的节奏感,或者说是节奏本能。当他们还是胎儿时,就已经感受到母亲有节奏的心脏
13、搏动。降生后,他们来到一个充满节奏的声音王国里,因而对各种声音的节奏都非常敏感,23岁幼儿肌肉娇嫩,力量不够,常用的是“人体”这个天然的节奏乐器,拍手、踏脚就是他们在演奏,他们也能用抓得起的筷子、小棒等进行敲击。到4、5岁后力量增强了,送一副适宜的鼓棒就可以习鼓了。节奏是音乐的灵魂,爵士鼓则是这种灵魂的重要体现。节奏的训练方法很多,如结合儿歌或者歌曲、象声词等通过人体各种动作练习;也可以引导幼儿多听听周围声音的节奏,从工具、自然界的声音和乐器的声音入手模仿,模仿动物的叫声,感受雨的节奏等并用头手脚肩或者鼓棒表达出来。结合到鼓,初学幼儿可以先背谱,运用象声词,嗨表示大鼓,哒表示军鼓,七表示踩,J
14、表示通通鼓。如3/4节奏:II通七哒七哒七,4/4加花:噬哒哒哒哒哒咚咚咚咚咚咚等(咚模仿通通鼓的不同声调)。训练到一定程度可以视谱结合练习。一些美国音乐家认为可以先学三拍子,三拍子打顺了,再学2/4拍、4/4拍较容易,若相反,反而不易适应,这个建议可以一试。鼓有大小,再通过调试,每套鼓鼓与鼓之间都有相对的音高,组成一定的音阶。调鼓皮松紧,音色会有所不同。调的过程也是幼儿感兴趣的环节,他们的耳朵很灵敏,也能找到规律:同一套鼓里,除了军鼓靠沙条的帮助音最高,其它鼓越大音越低。他们还发现,用同样大的杯子装上高低不同的水,敲起来音高也不同。音乐感觉是演奏爵士鼓的很重要的素质。幼儿通过听不同的节奏型、
15、不同鼓的不同组合用不同速度敲击来感受鼓的情绪:有的欢快活泼,有的轻柔连绵,有的象摇摆,有的则刚劲沉稳。幼儿也会用鼓的语言来创造性地表达自己高兴、忧伤、愤怒、紧张的情感。有的幼儿用伦巴节奏表示欢快,用军鼓击边、减少力量表示沉静;有的用高音通鼓表示喜庆,用激烈快速的底鼓、落地桶鼓表示情绪低沉或紧张。听音乐感受全曲情绪时,要逐步培养幼儿感受乐句、感受音乐结构和曲式的能力。如小熊走路,小熊跳舞这首曲子,幼儿说:“第一段,小熊在慢吞吞地走路,第二段,音乐变活泼了,小熊好象在跳舞! ”接下来,就是鼓与音乐的合作了。节奏型不同,音乐情绪也会有变化。比如采蘑菇的小姑娘,用迪斯科和波尔卡节奏都可以,先用迪斯科伴奏嗨七哒七嗨七哒七,幼儿说:“小姑娘一步一步地走向山里采蘑菇。”再听波尔卡嗨哒嗨哒嗨哒嗨哒,幼儿说:“我好象看见顽皮的小姑娘,她提着篮子高高兴兴地跑着跳着去采蘑菇。”当音乐情绪要转入另一层次或高潮时,以及在高潮乐句尾音拖长和结束等地方,可以用鼓的加花来推动,来表达。而加花,则是爵士鼓演奏最激动人心、最具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