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艺术类中小学常用的音乐教学模式.docx
《幼儿艺术类中小学常用的音乐教学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艺术类中小学常用的音乐教学模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导读: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1、参与和体验。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中,体验音乐的内在美,这是音乐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经常用到这种方法。但是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听音乐进教室”,好多孩子从幼儿园到中学就从没有变化过。这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体验,而是图热闹。怎样才能应用好这一模式?要点是:学生的参与要与音乐的乐思相结合,体验要
2、建立在参与理解的基础上。师在选择这一模式时要认真设计,使学生通过动脑后才能获得体验。2、情景和陶冶。通过创设一种氛围,把学生的思维带进予设的情景中,使学生更有效方便的理解音乐,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主要借助音乐剧、图片、音响、影视道具、课件等。选择这种模式切忌过分,应用的手段不可过多,不可喧宾夺主,因为一切的手段都是服务于音乐。3、示范和模仿。在学习音乐技能课上经常用到的方式。如范唱、范奏,主要是教师的示范。教师高水平的范唱更能打动孩子们的心。4、行为辅助。例一:用手势领唱小星星时,教师伸五个指头为简谱5,伸一个指头为U这样小学生对简谱有了形象感。例二:低龄儿童在学习五线谱时可用各种颜色使指法、
3、音位、琴键对应。例三:钢琴学习中指尖触键练习可用儿歌的形式,“十个指头亲兄弟,头对头来作游戏,你顶我来我顶你,看看谁最有力气。”5、探索和创新。例一:在学习音的属性时,教师若是作理论讲解,学生会感到枯燥难理可让学生敲击三角铁,分辨余音的长短,可知道音值;让学生用不同的劲击鼓,可知道音的强弱即音强;打击几个大小不同的木鱼根据其音的高低即知音高;金属乐器、木只乐器、面皮乐器发声的不同可以知道音色。6、引导和发现。音乐中存在着一些奇妙的现象,如果我们只局限在音乐的表象上,缺少对音乐的对比分析就很难发现音乐之间的共性和差异。譬如同样的一首乐曲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来演唱所体验的音乐效果也大大不同。
4、二声部训练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可以利用“朋友歌”的方式设计练习,不但减少了二声部的难度,更让学生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丰富的音乐体验。小星星作第一声部,划小船作第二声部。115566511533422117、自学和指导。适合于中学生,教师列出学习提纲、提出问题,学生自己唱、跳、奏。自学并不是放任,教师的指导要到位,要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例如在欣赏阿炳的二泉映月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去搜集作者的生平资料,以及这首乐曲的不同演奏形式、不同乐器演奏的光盘和音带。学生在搜集过程的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流行音乐和摇滚乐一直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禁区,其实这些音乐中也包含着人性化的东西,虽然它们对情感的宣泄过于直接,但
5、联系学生的审美层次,这种音乐的确可以打动孩子们的心。一味的禁止只会抹杀学生心灵深处对音乐的兴趣。8、传授和接受。这是教学过程中用的最多的一种模式,优点是信息量大、教师的主导地位强。9、启发式。关键在于设问,主要形式有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生问生答、问而不答。师问:“这首歌好听吗”,生答:“好听”。师:“大点声”,生:好听这种不需要学生思考就能回答的设问是毫无意义的。10、讨论。与当前的学习小组结合,要体现同学们之间的互帮互助精神,讨论要选择一位主持人,但主持人不能固定。11、音乐的拓展。一堂课主要解决的内容是让学生唱会歌曲,一切手段和方法都是为了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当然会唱歌曲并不是最终目的,但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 艺术类 中小学 常用 音乐 教学 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