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步兵方阵站多少排合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步兵方阵站多少排合适?.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再往后,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根据自己在底比斯为质期间的所见所闻,创建古代步兵方阵,站多少排合适?按:方阵是冷兵器战争中经常出现的词汇,对于步兵来说,严整的阵型可以让他们击败几倍于己的乌合之众。在军阵中,同一排士兵可以彼此护卫,后排的士兵也可以用武器支援前排队友。因此,大多数军队会将士兵组成长方形的队伍,横向排列成数排。不过,由于地形、训练.装备的不同,不同国家的军队,在方阵的排列上都有所不同,甚至是同一势力,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些许差异。举个例子,古风时代的希腊方阵每一列一般为4人或者8人,有时还会有16人、32人纵深的情况存在。方阵中的士兵装备头盔.胸甲、胫甲,并手持直径在80到100厘米的圆形凸
2、面盾牌,彼此紧密贴合,形成一堵足以令敌人绝望的金属城墙。到了公元前4世纪,底比斯名将伊巴密浓达在留克特拉战役中,出人意料的以50排的夸张纵深击败了希腊霸主斯巴达,一时间,超高纵深的方阵以及斜线战法成了底比斯人称霸希腊的杀手铜。了威震欧亚的马其顿方阵,他摒弃了底比斯方阵的套路,选择了以16人纵深结成方阵。那么,这些不同纵深的方阵,到底哪一种才算是最合理的呢?我们在讨论方阵战术的时候,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抛开训练、装备、士气,而将方阵的使用当做一个孤立的元素,许多关于谁是最强方阵的争论,也源自于此。人们关于古希腊方阵的作战方式一直以来都有争论,一派观点认为,因为配备青铜甲和大型盾牌的缘故,在相互攻击
3、的阶段,双方往往很难对彼此造成实质性的杀伤(事实上,即使是战败方的伤亡也只有百分之十五左右),因此,重步兵方阵间的作战方式主要是依靠两种方式,一通过是通过齐力推挤敌人,破坏其阵型,在依靠己方的阵型优势杀伤敌人,二则是利用希腊长矛进行刺杀。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希腊步兵之所以要排成纵队,一是希望待对手体力、士气消磨,第二横排乃至之后的士兵可以作为预备队,替补上场。二则是士兵们可以通过多排部队的合力,破坏敌人的方阵阵型。而另一派观点则坚持说,若希腊人只是以这种僵硬战术彼此对抗,那希腊民兵们的训练中那些关于武器搏击的技术又有何意义可言?因此 他们猜想,即使是在重装步兵方阵中,对抗的最前列也包含着无数的
4、个人1对1肉搏战斗 o其实,无论古希腊步兵战术的真实情况如何,多排纵队的确有着可以增加士气、提供后备队的作用。希波战争时代,埃及本土部落的一些部队,甚至出现过一些纵深高达一百人的军阵,不过,这种队形与其说是方阵,不如说是士气不足的情况下依靠数量凝聚的集团。无独有偶,在中国古代,同样有这种听上去十分罕见的高纵深兵团。国语记载,周敬王三十八年,吴王夫差北上会盟,用己方精锐步兵来压制晋军,当时,夫差所列的阵势为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行头皆官师,拥铎拱稽,建肥胡,奉文犀之渠。十行一嬖大夫,建旌提鼓,挟经秉抱。十旌一将军万人以为方阵。这样的方阵横向、纵向都是一百人,而最精锐的官师,则持盾立在每纵行的
5、最前端。虽然夫差的计谋成功了,但南北战争三百年的作者却认为,但从步兵方阵的水平来看,吴军军阵只能算是尚不成熟大型方阵虽然可以给士兵带来极大的安全感,但这种阵型几乎不能进行变阵,作为一个军事单元,甚至不能主动出击去应付两个不同方向的作战目标。所以我国真正的实战方阵都不大,比如大唐卫公李靖兵法中记载的步兵阵,就是50人为一队的小型军阵。回归正题,早期的希腊方阵在纵深上并不固定,从当时的零星记载中来看,4人纵列和8人纵列的使用情况最多。一般来讲,士气高昂且战斗经验丰富的士兵们,可以组成较薄的方阵以增加队列的横向长度。比如马拉松战役里,希腊军在中间位置布设的部队就只有4人纵深,而两侧则以传统的8纵深方
6、阵应敌。这一方面自然是因为顽固的斯巴达人还在等劳什子的月亮一直没能出兵,士兵不足,但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在士气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横向长度有利于包围作战。另一个相反的例子则是斯巴达人,他们在决定希波战争胜败的普拉提亚决战中,虽然采用了 8人纵深的部队,但按照西洋世界军事史的说法,这所谓的重步兵方阵水分极大,只有第一排是斯巴达重步兵,剩下的7排,完全由其附属的黑劳士( Helot)轻步兵充当。这些轻步兵最主要的任务其实是用棍棒补刀,杀死被重步兵击倒的敌人,抑或是在重步兵受伤后,将之拖回后排救护。无论是8人纵深还是4人纵深,终归还是希腊古风时期最典型的方阵模式,与之相比,伯罗奔尼撒时代底比斯城
7、邦的一些反套路打法,就显得相当奇葩了。底比斯重步兵最出名的一次胜利自然是它打破斯巴达不败神话的留克特拉之战,这一战中,底比斯军以50人纵深的左翼部队直接冲破了对手的防御阵型,杀死了斯巴达国王。不过,这其实已经不是底比斯第一次以加强版左翼击败对手了,公元前424年对抗雅典的狄里安战役,以及公元前362年对斯巴达的曼提尼亚战役里,底比斯人都是以这种左勾拳打法把对手锤翻在地。从现有的一些资料来看,底比斯人往往以斜线阵列迎敌,人数最多的左翼先行,中间部分和右翼依次出动,这种打法需要打一个时间差,在己方劣势翼还没有接触敌人之前击败对手。左翼大部分士兵依靠人数抵抗住敌方精锐部队的冲击,再利用隐藏在内的底比
8、斯圣军绕后机动,可以说,整个左翼除了最精华的300圣军外,经常组成25排、50排的底比斯步兵最主要作用就是抵挡第一波冲击。可以说,这种能够数次套路斯巴达人的打法虽然犀利,可毕竟剑走偏锋,一旦被人们熟悉,就很容易被见招拆招。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就利用自己对这一战术的熟悉,在喀罗尼亚之战中,挫败反马其顿联盟的底比斯圣军。腓力二世所创立的马其顿方阵,在某些方面继承了希腊方阵的特性,但同时,由于原来的希腊长矛被进一步改进为加长型长枪,前4排甚至5排的士兵都可以同时进攻面前的敌人,因此,马其顿方阵的纵列人数被腓力增加到了 16排。这也是我们心中最熟悉的马其顿方阵形态,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阵在亚历山大东征
9、时发生了变化,按照西洋世界军事史的说法,虽然腓力二世时期马其顿方阵最小的单位为一列16人,但是亚历山大通常总是把它减到8人。东征时期,面对大流土的波斯大军,亚历山大经常处于兵力不足的窘况中,为了不被波斯军队在正面包围,亚历山大只有减少纵深来增大横向宽度,事实上,在前文提到的喀罗尼亚战役中,腓力二世也是这样做的。同时,方阵厚度变薄后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方阵灵活性变得更强。和希腊方阵相比,马其顿方阵最强大的地方在于其进攻性和灵活度,在战场上,他们经常与轻步兵、骑兵组成有弹性的斜行序列,彼此支援。值得注意的是,马其顿方阵最小战术单元Lochos的指挥官被称为一纵列长。顾名思义,他们是以纵列为单位的
10、编队,这种军事编组方式可以提高同一列士兵面对正面敌人的配合度。但缺陷是,以纵列为最小单元结成的方阵,在未经过长期训练的情况下,转弯极其困难,一次失误的战术机动就可以让整个方阵陷入混乱。为此,马其顿方阵仅转弯机动的方式就分为左转、右转、后转、四分之一转、半转、四分之三转共计6种,在转弯时,为了让纵列长依旧保持在最前排指挥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接受上一级的命令和信号),这种战术机动的转弯半径基本上和纵列的长度一致。这可能也是亚历山大在东征期间长期保持8人纵深编队的原因。与之相反的,亚历山大死后,马其顿方阵体系中,最精锐的伙伴骑兵迅速转化为勋贵阶级,从战场上消失。长枪兵、轻步兵、骑兵相互配合的体系变得
11、失衡,长枪方阵又再一次形成16纵列的形式。当然了,马其顿方阵的复古式恢复,并不都是因为当时骑兵部队的缺失,公元前197年的西诺赛法拉之战往往被好事者当作马其顿方阵不敌罗马军团的证据,然而,以这一战来评价两种不同战术体系的优劣并不合理。西诺赛法拉之战前夕,风雨飘摇的马其顿王国为了救亡图存,将未经训练的不足龄青年和超龄退役老兵尽数征召入伍,以对抗气势汹汹的罗马军团。在缺乏训练和士气的情况下,组编16人纵深的长枪方阵,也是无奈之举。但是,这样一支缺乏训练、纪律散漫的部队,根本无法像他们的前辈一样完成高效的战术机动,在地形复杂的山地中,罗马就是利用对手的这一弱点用战象将其彻底击溃。总体来说,方阵战术虽然有不同纵深的变化,但对这种变化本身进行纵向对比并无意义。方阵战术需要配合实际的情况来具体分析,如果只是生搬硬套的追求所谓的最佳搭配,那么,即使是亚历山大再世恐怕也不是最强王者”们的对手。参考文献:1 .李毅铭马其顿方阵战术系统研究2陈一天古希腊重装步兵的兴衰机器影响3 .徐松岩库纳克萨之战与万人军长征新论4 .南北战争三百年5 .西洋世界军事史6 .西方战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