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正比例》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正比例》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六年级下正比例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结合“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路程、时间与速度”等情境,认识正比例;2 .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二、教学重难点掌握正比例的变在特征及判断是否成正比例方法。教学过程: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解了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变化的量,有些变量之间存在特殊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请大家拿出学习单,用5分钟时间独立完成任务一的两个问题。学生独立完成问题,组内2分钟交流,最后全班汇报。问题1:下面是正方形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情况,把表格填写完整,并把你发现的规律写下来。预设学生可能有如下发现:正方形的周长总是它边长的
2、4倍;正方形的周长与它边长的比不变;正方形的边长每增加1cm,它的周长都增加4cm;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几倍,它的周长也扩大相同的倍数;正方形的周长随着边长的增加而增加。问题2: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预设学生的回答: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但面积与边长的倍数关系是不确定的;正方形周长与边长的比不变,但面积与边长的比是不相等的;正方形边长每增加1cm,周长增加4cm,但面积增加的数量不相等;正方形边长扩大2倍,周长也扩大2倍,面积却扩大4倍。通过探究发现正方形周长与边长的比值相同。让学生初步感受正比例比值一定的特征。问题2: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让学生把
3、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表填完整,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当时间发生变化时,路程怎样变化,有什么规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变化关系,组内讨论后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结合“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变”揭示正比例意义,明确正比例的特征:“两个相关联的量,比值一定。然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分析判断第1个问题中,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是否成正比例,再次强化学生对正比例特征的理解。四、巩固练习1 .根据篮球的总价和数量表格回答问题。总价/元80160240320400 480数景/个1234 因而小宇或字犯11(1)写出三组这两个量的比,并求出比值。(2)篮球的总价和数量是否成正比例?说明理由。(3)如果总价用
4、y表示,数量用x表示,试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式。(前两个问题主要考察正比例的特征及判断方法,最后一问渗透关系式表示函数的方法。)2 .举一个生活中成正比例的例子,与同伴交流。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境感受正比例的特征,学生的错题还可以强化正比例的判断方法教学反思正比例是学生在学习了比、比例的概念及求比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本节课引导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学会分析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难度,这节课,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学生熟悉的数量关系逐步突破教学难点。我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点:本节课优点在于充分提供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正比例是数学学习中比较抽象的概念,教
5、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梳理自己的思路与观点,然后全班进行分享,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概念的理解。不足之处:1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强。正比例的教学,研究的是数量关系中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这一点理解起来很抽象。对此应该设计一个环节让学生自行列举生活中成正比例和不成正比例的例子,说明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许多事物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一个量发生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从而非常自然地引入相关联的量而且它们之间具有更强的规律性,这样既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乂能有效地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2 .巩固练习不够。在课堂结尾,可以让学生分组选择其中一个数量关系设计一道正比例的题目,这样不仅前后呼应,应用已学知识,乂可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3 .正比例的概念及判定条件强调不够,没有引导学生举出不成正比例的例子。教师个人的语言组织能力、课堂评价能力还不太好,课堂预设和生成能力还有待提升等。总之,教学路上,今后还需要多琢磨、多学习、多研讨、多实践、多反思。L熟读教材,读懂教材,还要不断地研究挖掘教材中的内涵;4 .每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明确目标,根据学生的情况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5 .每上完一节课要进行总结与反思本节课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