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
《五下《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下《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五下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主要让学生体会并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初步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通过对比、选择与应用,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求知欲强,喜欢动手实践,愿意与人合作,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面对这样一节统计概念课,我们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第一,折线统计图是什么?或者说折线统计图的本质特点有哪些?第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深切体验到折线统计图的这种特点?我想所有概念的特点,都要结合实例去领会;要让学生在对
2、实例的研究与比较中自主探究出折线统计图中点与线的作用,体会到它们的独特意义与价值;除此之外,还要通过与同级概念的对比分析,深刻认识概念自身的特点。因为折线统计图是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将它与条形统计图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加深对各自的理解,这是辨析概念本质的一种良好渠道。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结合具体情境,对统计图的有关数据进行合理的解释,并能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2过程与方法:经历研究折线统计图特点与作用的过程,感受从具体到一般的教学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体验到数
3、学的价值,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发现和概括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学难点:发现、分析、表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预测和推断发展趋势。教学关键: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过程:活动一:识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师:同学们,老师记录了乔乔同学跳绳前后心跳次数的情况。跳绳前:90次;跳绳刚停止:140次;跳绳后1分:110次;跳绳后2分:105次;跳绳后3分:95次;跳绳后4分:90次。1 .老师想要清楚地呈现这些数据,可以用哪些方式?引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乔介同学跳绳前后心跳次数统计及2 .除了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引出:折线统计图。乔乔
4、同学跳绳前后心跳次数统计图3 .闭上眼睛静静地想象下折线统计图的样子。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在生活中,你见过折线统计图吗?设计意图:通过丰富的素材,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为新知作好孕伏。同时让学生想象折线统计图,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直观表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为提炼折线统计图的本质作好准备。活动二:读折线统计图分析折线统计图1 .从这个折线统计图中你读懂了什么?完成练习单活动lo活动要求:团单独完成练习单活动1团提醒学生完成后同桌互相分享下你的发现。2 ,明确点的作用问题1: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特别认真,写出了很多发现,谁愿意来分享下。引出点的作用:(1)点表示数量的多少。(2)数量越多,点的位置越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折线统计图 折线 统计图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