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良性互动的几点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生良性互动的几点建议.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师生良性互动的几点建议江苏省丰县欢口中学 刘成功摘要:师生互动在学校教学情境中是一种受到普遍关注的现象。良性的师生互动能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然而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在师生互动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就形成师生良性互动方面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一、问题的提出学校情境中的师生互动并不是一个崭新的话题,它于上世纪70年代在西方就已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领域。我国在这方面也有大量研究,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亦是比比皆是。互动即指社会互动,是来自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外理论家曾就不同角度对师生互动给予分类、归纳和探究。国外艾雪黎等人、利比特与
2、怀特等人、国内吴康宁等人以及王家瑾都提出过课堂互动的分类。我国学者吴康宁等人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从互动主体出发,把师生课堂互动分为师个互动、师班互动和师组互动;从行为属性出发把师生互动分为控制一一服从型、控制一一反控制型和相互磋商型。我国中小学课堂主要以师班互动和师个互动为主。行为属性上表现为控制一一服从型。师生互动与师生关系联系密切。新课改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人格。这一切都需要在良好的师生互动中实现。然而在中小学师生互动的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认识和行为上还存在些许偏差。二、师生互动的现状目前课堂上呈现不同形式的师生互
3、动,最经常的就是课堂提问,师问生答,师个、师班互动明显,很少出现师组互动。教师控制着整个课堂,学生自主提问和课堂讨论也很少。尽管中小学课堂出现不同类型的师生互动,但中小学教师仍需进一步提高对互动的认识。现象一互动耽误课堂任务的完成。教师每堂课都有具体而明确的任务要完成,如果课堂上留给学生时间去思考、讨论或回答问题,这一堂课的任务就很可能不能完成,就意味着教师要牺牲其他时间来弥补,因为中小学课业繁重,一学期的课程全安排的满满的。这就迫使教师拼命赶,学生拼命记、拼命做题,师生互动有时确实很少。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一时很难改变广大教师的观念。大多数教师仍乐意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这无疑会节省大
4、量宝贵的课堂时间,但是同样也失去了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良好机会。教师占据中心位置,预设并控制着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只是被动服从者,这一现象仍很普遍。可是考虑到数量和质量、效率与效益的问题时,这种现象很令人担忧。教师、家长甚至学生本人都认为考上大学,拿到文凭就万事大吉了,却忽略了 “成人”的教育。心理失调乃至轻生、犯罪的大学生的数目在不断增长。学生在求学期间一些价值观念及人格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与人交往中形成的,师生互动尤其重要。良好的互动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成才,而且对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都大有裨益。例如课堂上的师生平等与相互尊重会内化在学生的价值观中,增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现象二 互动就是与优等生的对
5、话。课堂互动出现明显不平等的状况。优等生处于被优先照顾的行列。特别是在公开课上,他们能为班级争得荣誉,高考又能为学校添光彩,是学校的一面旗帜。在平时的课堂提问上,多数教师经常是倾向于提问优等生。即使提问所谓的后进生,如果他们回答不上来,也不去引导他们得到正确答案,而是马上提问优等生。人们好像有这样一种偏见,学习好就一切都好,学习不好就一无是处。现在的教育已有从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转化的发展趋势。而且人人都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人的智力有高下之分,发展也不平衡。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找到自我的生长点应该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第一目标。在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实现教
6、育过程中的公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现实中,人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现象三互动就是简单的你问我答。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主要是提问、讨论、个人演讲等形式出现,其中提问居多。常见的问题形式有:是不是、是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许多人认为课堂互动就是简单的师问生答,只要课堂上的气氛轰轰烈烈就达到新课改的要求了。有意义而生的互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互动注重情感交流而且是一种建立在深层意义上的相互理解的过程,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教育意义和影响力。新课改提倡的是一种有意义的互动,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完美人格的养成。基于“是不是”或“是什么”的问题上的互动严格说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
7、动。互动不一定需要太多言语,却具有鲜活灵动的成分。课堂教学有三个层次,即记忆层次的教学、理解层次的教学和创造层次的教学。创造层次的教学是教学的最高层次,其中蕴涵真正意义的互动。良好的互动又能促进创造层次教学的实现。对完美教育的追求也是对真正意义上的互动的追求。现象四互动仅仅是言语交流。师生通过参与课堂教学完成知识的转换和传递。教师通常以讲授方式将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课堂大部分时间教师是充分利用言语功能传授知识的,因此,师生互动易被理解成仅仅存在于课堂提问,讨论等课堂活动之中。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教师借助言语组织教学,传授知识,表达情感,评价学生的学习,确实不可或缺。其实互动除了通过语言这一媒
8、介讲授知识,传播信息外,还将大量非言语行为应用于教学中,如表情、手势、体态等身势语及对学生表现出的一些行为,如赞赏性的拍拍学生的肩,传递一个鼓励或信任的微笑等。非言语行为在教学中也异常重要,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竖起大拇指能使学生信心倍增,儒雅的体态会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一个微笑,一个期待的眼神,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也可以使学生重整旗鼓,迎接下一个挑战。现象五互动中教师是绝对权威。从理论上讲教学中师生互为主客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单纯的主(师)一一客(生)体关系。教师在实际教育中起主导作用。而多数情况下人们对之的理解是教师是绝对权威,一切都由教师说了算。目前师生互
9、动中彰显的一个问题是教师权威的极端重视。我们呼吁新型师生关系应当建立在民主、平等之上。实际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师及学校领导对学生的管束并没有丝毫减缓。有时即使下达了一个不恰当的指令,学生也要听从,问题是这样容易激起学生的对抗行为。这类事例在中小学并不罕见。教师“控制一一服从”式教育的弊端明显表现出来。所以,新课改下倡导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有其重要意义。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交流和化解矛盾,促进师生良性互动。三、促进师生良性互动的建议学校教育提供给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相互交流与合作的平台。通过学校学习,教育者施与被教育者的影响是终身的,因此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同样,被教育者在与教育者交流的过程
10、中心智得到成长,他们之间和谐一致的良性互动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均产生正面的影响。由目前中小学师生课堂互动的现状可以看出,中小学课堂师生互动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改变头脑中旧有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以指导自己的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鉴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人格魅力:师生良性互动的基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首先是以学术权威的形象出现。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师生交往与互动的成效。教师如果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就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和高度评价,从而增强互动的有效性。反之,则会使学生失去求学热情,师生互动则呈现低效。同样
11、,教师的人格作用也是如此。教师若具有极高的人格魅力,表现出热情、公正、诚实、谦逊等人格特征时,便会得到学生的信任。相反,若教师表现出冷漠、偏袒、虚伪、粗暴等人格特征时将会失去学生的信任。教育中最忌讳的是偏袒。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却得到不同的处理,学生会感到不公平,教师的威信也会降低。教师诚实与否同样很重要。如果教师言行不一,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在学生心目中就会大打折扣,严重抵消教育效果。所以,教师应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人格魅力,树立真正的学术权威和人格楷模的形象,就会产生一种亲和力,有利于建立起高效的师生共享的互动平台。(二)展现教师宽容一切的胸怀:师生良性互动的
12、保障教育需要宽容。宽容与其说是一种教育策略,不如说是开启学生心灵的一把金钥匙。同时,宽容亦是一种人生境界。善待学生,善待学生的所谓错误或失误,不能说不是一件幸事。人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赞赏而不是斥责,学生也不例外,而且学生会特别在意教师的态度。当学生犯了错误或没能达到教师的要求,教师的一声斥责不仅伤害的是一个心灵,还可能会断送了他的整个人生。无论对何种类型的学生,教师的宽容都会春风化雨般融入学生内心,起到很大的教育效果。学生会对教师心存感激,还会用成绩和良好的表现作为回报。宽容并不等于纵容,教师需要把握好这一教育机智,并将之巧妙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使师生互动更富有意义。(三)营造平等对话和交流的氛
13、围:师生良性互动的核心平等对话是指师生之间平等的心灵沟通。平等是指“尊严和权利”的平等,是师生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这种相互尊重与理解会使教与学、教育与被教育的矛盾得以化解,形成一股合力。师生间平等的合作与交流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育的“移情作用”,从内心接纳学生,摒弃“管束”的心态,真正实现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与对话。有人说,“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也仅指教师在知识、阅历、思维品质等方面占优势,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教师应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站在学生的角度处理教育教学问题。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也就实现了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四、结语师生互动虽然不是新的话题,人们却没有停止对它的探索和研究。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渴望转变成良性互动为核心的民主、平等的交流对话关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不断发展,师生良性互动的实现不会太遥远。作者简介:刘成功(1974-)男,江苏丰县人,丰县欢口中学物理教师联系地址:江苏省丰县欢口中学高三物理教学组邮 编:221711联系电话:15949009598E-mail: 1594900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