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简答题整理版.docx
《计量经济学简答题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经济学简答题整理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计量经济学简答题整理版1 .请问自回归模型的估计存在什么困难?如何来解决这些苦难?答: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出现了随机解释变量Y,而可能与随机扰动项相关;随机扰动项可能存在自相关,库伊克模型和自适应预期模型的随机扰动项都会导致自相关,只有局部调整模型的随机扰动项无自相关。对于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可以使用工具变量法;对于第二个问题的检验可以用德宾h检验法,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模型尽可能的设定正确。2 .为什么要进行广义差分变换?写出其过程。答:进行广义差分变换是为了处理自相关,写出其过程如下:以一元模型为例:Y = b + bX-utht假设误差项服从AR(1)过程:=p+ 1
2、 pltt-It其中,V满足OLS假定,并且是已知的。为了弄清楚如何使变换后模型的误差项不具有自相关性,我们将回归方程中的变量滞后一期,写为:Y = b + bX+uhll r -Z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p,得到:p = pb + pb X +publ! r- 现在将两方程相减,得到:(YpY) = h(l p)+b (XpX) + Vtt-101t hit由于方程中的误差项V满足标准OLS假定,方程就是一种变换形式,使得变换后的模t型无序列相关。如果我们将方程写成:Y = bbX+v,其中,Y = (Y-pY ) , X =t()n t-lt(X -px ) , b = b( 1 -p)otl-
3、i3 .什么是递归模型?答:递归模型是指在该模型中,第一个方程的内生变量Y仅由前定变量表示,而无其它内1生变量;第二个方程内生变量Y表示成前定变量和一个内生变量Y的函数;第三个方程内21生变量Y表示成前定变量和两个内生变量Y与Y的函数;按此规律下去,最后一个方程312内生变量Y可表示成前定变量和ml个Y, Y, Y,Y的函数。m123m-l4 .为什么要进行同方差变换?写出其过程,并证实之。答:进行同方差变换是为了处理异方差,写出其过程如下:我们考虑一元总体回归函数Y=h + bX+uilii2假设误差。是已知的,也就是说,每个观察值的误差是已知的。对模型作如下“变换”:iY = b + b
4、X + u u2这里将回归等式的两边都除以“已知”的O。O是方差。的平方根。iii令V = UO我们将V称作是“变换”后的误差项。V满足同方差吗?如果是,则变iiiii换后的回归方程就不存在异方差问题了。假设古典线性回归模型中的其他假设均能满足,则方程中各参数的OLS估计量将是最优线性无偏估计量,我们就可以按常规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了。22222证明误差项V同方差性并不困难。根据方程有:E(v) = E(u)=E(u)=iiiiii22 = 7ii显然它是一个常量。简言之,变换后的误差项V是同方差的。因此,变换后的模型不i存在异方差问题,我们可以用常规的OLS方法加以估计。5 .简述逐步回归法的
5、基本步骤。答:先用被解释变量对每一个解释变量做简单回归,然后以对被解释变量贡献最大的解释变量所对应的回归方程为基础,再逐个引入其余的解释变量。这个过程会出现3种情形:若2新变量的引入改进了和F检验,且其它回归系数的t检验在统计上仍是显著的,则可考R2虑在模型中保留该变量;若新变量的引入未能改进和F检验,且对其它回归系数估计R2值的t检验也未带来什么影响,则认为该变量是多余的;若新变量的引入未能改进和RF检验,且显著地影响了其它回归系数估计值的数值或符号,致使某些回归系数通不过t检验,则说明出现了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经过对各个引入新变量模型多方面的综合比较,保留改进最大,且不影响原有变量显著性。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量 经济学 答题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