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施总结报告.docx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施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施总结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施总结报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在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按照“底层共享,中层分类,高层 互选”的原则,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模块”共享型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在专业教 师、企业专家、课程开发专家等共同参与下,以市场人才需求调研为前提,完成岗位工作 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更新了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形成较为完善的共享型课程体系, 为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提供依据。一、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传统的以“学科本位”课程论为主导的课程体系的 弊端,建立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为 基础,理论和
2、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一定适应性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 建设与改革的具体目标是:第一,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课程体系重构的基础,使学 生掌握的知识和习得的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第二,强化基本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创新 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训,提高学生对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力。第三,解决职业教育课程中长期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切实增强学生的理论联 系实际的能力,特别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第四,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形成共享型、模块化、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在整体上适应 各行业和社会对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二、“基
3、础平台+专业模块”课程体系改革的要点1 .以“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结构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为主导。新的课程 体系是以项目课程模式为主导,广泛吸取现有多种课程观之所长,考虑社会、企业、职业、 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为价值取向。 项目课程模式主要体现在: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及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界 定课程内容的依据,努力摆脱“学科本位”课程思想的束缚,按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需要 来精减课程内容。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业生产项目为载体重组课程内 容,重新整合课程内容。2 .提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在改革旧课程体系、开发新课程体系时
4、,我们强调课程的 针对性,克服旧课程体系存在的内容太多、程度偏深、陈旧落后、脱离实际的弊病。课程 内容紧扣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及专业群覆盖其他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应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 力的需求,定位在机电产品安装及调试和机电设备维护维修的就业岗位,工厂机电设备组 装工、维修电工等岗位。开设的专业群共享平台课程内容能结合机电技术、数控技术在生 产中的实际应用。各门项目课程及时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能力训练比 以往有所拓宽。3 .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改革同步推进。把项目课程体系改革与行动导向教学方式改革 结合进行,项目课程以一个个真实的生产项目整合工作过程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 要改革
5、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和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 模式。让学生参与工作任务完成的全过程,把以应用技术为主体的理论教学同以实践能力 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得到同步、 协调、综合的发展。三、“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课程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L建立了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开发机制“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课程体系构建与 开发是由我校机电专业教师、数控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课程开发专家组 成的课程建设团队,结合怀化地区行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怀化市机电技术应 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相关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对人才需求分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电 技术 应用 专业课程 体系 改革 实施 总结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