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腹壁硬纤维瘤外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docx
《最新腹壁硬纤维瘤外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腹壁硬纤维瘤外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最新腹壁硬纤维瘤外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硬纤维瘤(desmoid tumors , DT)是一种罕见的、来源于深部软组织的 克隆性肌纤维母细胞增殖性疾病,也称为韧带样纤维瘤病(desmoid fibromatosis , DF )s 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 深 部肌腱膜纤维瘤病等1-20根据2020年WHO软组织肿瘤分类,DT 属于中间型,即局部侵袭型,即使在完全切除后仍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但 无已知的转移或去分化可能性3-4 o在国际肿瘤学疾病编码(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for oncolo
2、gy , ICD-O )中, 编号为8821/1 ( 1表示良恶性无法区分)4o DT发病率低,异质性较 大,生物学特征和临床行为不尽相同。肿瘤可逐渐变大,也可生长停滞, 甚至自然消退5-6 0特别是位于腹壁的DT在临床表现与诊治上具有一 定的特殊性7-8 ,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在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 , MDT )诊疗模式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8-90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 医师分会疝和腹壁外科专家工作组、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普通外 科学分会腹壁修复与重建外科学组的共同组织下,参照国内外最新技术、 进展与
3、指南,结合国内专家的临床经验,腹壁DT外科诊治共识意见起草 小组在系统文献检索基础上于20202023年共进行了 4次专题研讨会, 在充分讨论、修改基础上采用GRADE方法10 ,确定关键问题,进行 无记名投票,投票同意率70%者视为通过,在此基础上汇总制定本共识,以期为腹壁DT的规范化外科诊治提供帮助。1 流行病学DT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腹外DT和腹部 DT,后者又可进一步分为腹壁DT和腹腔内或腹膜后DT11 0发生于腹 壁的DT约占16% ,腹腔内或腹膜后约占11% ,位于四肢者约占32% , 其他部位约占41% 12O总体而言,DT发生率低,每年每百万人口的新发
4、病例数为24 例,在所有肿瘤中占比约0.03% ,在所有软组纯中瘤中占比 3% 7 o 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 FAP )病人 中,DT发生率5%10%,大部分发生在腹腔内或腹壁上,其中以肠系膜 DT较为常见9, 130 DT以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3:4,可以发生 于任何年龄,中位发病年龄为37-39岁12 O而腹壁DT女性更加多见, 男:女比例可达1 : 9发生的中位年龄为31岁最常见于育龄期女,由14 o推荐意见1 :腹壁DT是罕见的肿瘤,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投 票同意率:100%o2 病因及发病机制DT多为散发性,占85%
5、 90% ,往往与创伤、妊娠、激素水平变化等相 关15 O多达30%的DT病人有创伤病史,而手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伤 可促进DT的进展。妊娠期或分娩后的女性因妊娠时腹壁的牵拉、剖宫产 等原因也容易导致DT的发生、发展8 o另外,暴露于高水平雌激素也 可能是DT发生因素之一 16 O此外,DT的发生也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占10% 15% ,如FAP 型和加德纳综合征(Gardners syndrome )型17 O FAP是因位于染色 体 5q21 的 APC ( 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 APC )基因突变所致 的遗传性结直肠息肉综合征18 ,加德纳综合征是FAP
6、的一个变异体, 主要为结肠外表现17,二者均可同时伴有DT的出现。因此,对于DT 病人需要询问外伤史、手术史、妊娠史及FAP或加德纳综合征的家族史。DT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其致病机制尚未明确,但Wnt -catenin通路活化在DT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19-20 o散发性 DT病人存在CTNNB1基因(编码-catenin )的体细胞突变,其常见的 突变位点是T41Ax S45F和S45P 21 o CTNNB1基因突变可抑制B -catenin蛋白的磷酸化,导致细胞浆内的B-Catenin蛋白酶体降解受阻,B -catenin蛋白积聚并进入细胞核内,与核内的TCF/LEF形成复合物上调靶
7、 基因cyclinD1及C-Myc表达促进细胞增殖、存活和分化(图1 )。FAP相 关性DT则往往与APC基因突变有关,突变的APC基因无法使B-Catenin 蛋白发生磷酸化,导致细胞浆内的B-Catenin蛋白增加,促进细胞增殖。 值得注意的是,CTNNB1基因和APC基因的突变在DT中是不共存的 22-23 o因此,一旦检出CTNNB1基因的突变,基本上可以排除FAP 相关型DT的可能;反之,则应考虑FAP相关型DTo在儿童病人中,DT发生还可能与其他基因突变有关,如AKT1 的E17K突变、BRAF的V600E突变以及TP53的R273H突变等24, 这些突变可与CTNNBl基因突变同
8、时存在。部分病人还可出现8号染色 体三体(TriSOmy 8 )或20号染色体三体(TriSOmy 20 ) 25-26 o推荐意见2 :腹壁DT大多数为散发型,往往与创伤、妊娠、激 素等有关。少数与FAP等遗传因素相关。投票同意率:100%o推荐意见3 : Wnt-catenin通路活化在DT的发病机制中发挥 关键作用。投票同意率:88%0推荐意见4在DT发生的分子机制中,CTNNB1基因突变和APC 基因突变是不共存的。投票同意率:79%o3 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3.1 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腹壁DT表现为腹壁深部的无痛或轻微疼 痛包块,界清,质地较硬。一般情况下,肿瘤生长速度缓慢,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腹壁 纤维瘤 外科 诊治 中国 专家 共识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