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左心室肥厚诊断和治疗临床路径中国专家共识.docx
《最新左心室肥厚诊断和治疗临床路径中国专家共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左心室肥厚诊断和治疗临床路径中国专家共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最新:左心室肥厚诊断和治疗临床路径中国专家共识共识要点(1)为提升广大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对左心室肥厚的认知及指导规 范诊治,特制定本中国专家共识。(2)左心室肥厚是一类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常见心脏结构性改变, 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延误诊疗,本共识强调了对左心 室肥厚的早期识别并制定诊断路径。(3)多种疾病和情形可导致左心室肥厚,本共识强调左心室肥厚的 病因诊断。临床需关注心脏受累表现,还需关注心脏以外多系统(肾脏、 神经、肌肉、消化等)的异常表现和家系情况。筛查流程由简入繁,在完 善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基础实验室检查的基础上,某些特定 疾病精准病因诊断确立需结合包括负荷
2、超声心动图、整体纵向应变、心脏 磁共振成像、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内的多模态影像技术,以及特殊的实验室 检查,部分患者尚需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基因检测等方法。(4)本共识强调左心室肥厚的个体化诊治。既介绍了常见病因,如 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等的临床处置,还结合近年进展,重点对肥厚型 心肌病、心脏淀粉样变、法布雷病的诊断、可及性病因治疗、合并症治疗 进行概述,倡导尽早施治以改善患者预后。本共识同时指出,需重视左心 室肥厚患者院内外连续性管理和多学科管理。(5)本共识强调需建立左心室肥厚分级诊疗体系。基层医院接诊左 心室肥厚者并开展初步筛查后,对诊断困难、存疑或怀疑罕见病者应及 时转诊至具备心力衰竭/心
3、肌病中心的上级医院,有利于更精准分级诊 疗策略的实施。心肌肥厚是一类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在普通人群中约0.2%可表现为 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其中最常见的是左心室心肌肥厚(简称 左心室肥厚),心电图多可表现为左心室面电压升高,经超声心动图检查 可基本确认。左心室肥厚成因复杂,既可见于一些常见疾病或情形,如高血压、主 动脉瓣狭窄、药物使用、强化运动等,还可见于某些遗传相关心肌病/罕 见病等,如肥厚型心肌病、心脏淀粉样变、法布雷病等。统计显示,高 血压人群中伴左心室肥厚者超过40%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约57%出 现左心室肥厚。罕见病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极低 法布雷病约1/100 000 ,
4、 糖原贮积症约1/43 000-1/20 000 , Danon病尚不明确,一旦发 现左心室肥厚往往成为确立最终病因诊断的宝贵线索,例如:文献报道在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中,携带致病性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 LAMP2 ) 变异者约1%4%,应确诊为Danon病。美国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免疫球蛋白轻链型心脏淀粉样变(AL-CA )发病率约10 12/(百万人年),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ATTR-CA )的研究提示,13%伴有左心 室肥厚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存在野生型ATTR-CA , 我国遗传型ATTR-CA患病率介于18.9/IooOOO74.9IOOooo之间,
5、 全球数据尚不清楚。多数左心室肥厚者的心电图呈左心室高电压,但心脏 淀粉样变患者的心电图可表现为与左心室肥厚不相匹配的低电压(50% ) 或非高电压,需特别注意。某些特殊病因所致左心室肥厚者,常伴心脏 以外,如肾脏、神经、肌肉、消化等多系统异常表现,应加以识别;此类 患者的病因确诊需经一些特殊检查,包括心脏磁共振成像(CMR)L99Tcm-焦磷酸盐(99Tcm-PYP )心肌核素显像、蛋白电泳、酶活性检测、 组织病理学检查、基因检测等。近年来 肥厚型心肌病、AL-CAs ATTR-CA. 法布雷病等均在针对性治疗措施上有较大突破,及时施治改善预后的前提 有赖于早期精准的病因诊断;而部分特殊病因
6、所致左心室肥厚者,如线粒 体疾病、神经肌肉疾病、PRKAG2心脏综合征、血色病和畸形综合征等, 因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并已在相关指南中详细描述,故本共识不予赘述。风湿性心脏炎和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可因炎症导致心肌水肿,应激性心 肌病患者伴有心脏基底段收缩增强,均可表现为一过性左心室肥厚,随 疾病好转,左心室肥厚可缓解,故本共识不予赘述。为使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及早发现并在面对左心室肥厚者时,规范诊 治,降低左心室肥厚相关疾病的漏诊和误诊;为便于基层医院在接诊左心 室肥厚并开展初步筛查后,对存在诊断困难者及时转诊至具备心力衰竭/ 心肌病中心的上级医院救治;为给左心室肥厚患者院内外连续性管理和多 学科管理
7、提供理论依据,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力衰竭学组 和心衰中心心肌病专家委员会特制定本中国专家共识。1左心室肥厚的诊断路径1.1 左心室肥厚的诊断标准超声心动图是临床上用于测量心肌厚度的最常用方法,少数患者若存 在超声心动图检测困难或结果模棱两可时,建议行CMR检查以评估心肌 厚度。左心室肥厚的诊断标准为:左心室任何部位舒张末期心肌厚度增加, 男性 12 mm ,女性 11 mmo1.2 左心室肥厚筛查人群如何在临床上早期发现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存在 以下情况者,建议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筛查左心室肥厚。(1)存在任何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相关的可疑症状或体征者。左 心室肥厚者在
8、临床上常伴随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相关临床症状,因此对于 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黑目蒙、晕厥、心悸、浮肿等症状者建议尽快 完善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存在其他可疑症状,包括头晕、疲劳、血压心 率波动过大等,体检发现颈静脉怒张、心界异常、心律不规则、心脏杂音、 异常心音、下肢浮肿、肝脾肿大、浆膜腔积液、周围血管征阳性等体征者, 均建议完善超声心动图检查。(2)心电图显示异常、X线胸片提示心影异常、心脏损伤标志物检 测异常者。(3)存在导致左心室肥厚相关临床情况者,包括高血压、心脏瓣膜 病、运动员、羟氯唾或类固醇激素等药物使用史。(4)家系筛查存在肥厚型心肌病、其他遗传相关疾病导致心肌肥厚 者的一级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左心室 肥厚 诊断 治疗 临床 路径 中国 专家 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