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遥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概况.docx
《无人机遥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人机遥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概况.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无人机遥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概况摘要:阐述无人机遥感的开展历程,论述了无人机在遥感领域的应用理论开展以及在气象监测、资源调 查、农情监测和灾害预报监测等方面的应用,指出了开展无人机遥感系统的必要性与意义所在。最后, 从科技、政策等方面给出了开展无人机遥感技术和产业的建议。关键词:无人机;遥感;无人机遥感1 .引言无人机是一种机上无人驾驶的航空器,其具有动力装置和导航模块,在一定范围内靠无线电遥控设 备或计算机预编程序自主控制飞行(Watts, Ambrosia et al. 2012)o无人机研制始于20世纪初有人驾驶飞 机诞生后的十几年,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开展,己经形成了一个大家族。目前,全世界
2、有超过50个国家 装备了 300种以上的无人机,比较著名的有美国的“全球鹰”、“捕食者”,中国的“ASN”系列大型无 人机,英国的“凤凰”中型无人机,以色列的“云雀”、“鸟眼”系列小型无人机等(吕厚谊1998)。无人 机种类繁多,从动力、用途、控制方式、结构、航程和飞行器重量等方而可划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按 动力可分为太阳能、燃油、燃料电池和混合动力无人机,按用途可分为军用、民用和多用途无人机,按控 制方式可分为无线电遥控、预编程自主控制、程控与遥控复合控制无人机,按结构可分为固定翼、旋翼、 无人直升机和垂直起降无人机,按航程可分为近程、中程、远程和全球无人机,按飞行器重量可以分为 微型、小型
3、、中型和大型无人机(吴汉平2003)o无人机系统(UnmannedairCraft/aerial system, UAS)是套 综合的技术支撑系统,它是对无人机概念的扩展,它由机体、机上载荷和地而设备等组成,实现其飞行、 操拄、数据处理和信息传导等功能(G 2012)。无人机遥感(UAV remote sensing, UAVRS)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技术领域。它涉及航空、微电子、 自动化控制、训算机通讯、导航定位等多个领域,其中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航空遥感平台集成技术、 专用数据处理技术、传感器自动控制技术、稳定平台技术、数码相机精确检较和定标技术、小幅而遥感 影像快速处理以及“3S”技术。按
4、照平台构建框架其关键技术又可分为:无人机航空遥感平台集成技术、 遥感数据的实时获取与下传技术和遥感数据的地而接收与处理技术(范承啸,韩俊et al. 2009)。具有低本 钱、低损耗、可重复使用且风险小等诸多优势,其应用领域从最初的侦察、早期预警等军事领域扩大到 资源勘测、气象观测及处理突发事件等非军事领域。无人机遥感的高时效、高分辨率等性能,是传统卫 星遥感所无法比较的,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生产者的青睐,大大扩大了遥感的应用范围和用户群,具有 广阔的应用前景。20世纪末全世界范围内已掀起了无人机的研制热潮,这场研究热潮将无人机的开展推 向了新阶段(blyenburgh 1999)。2 .无人机
5、遥感技术开展2.1. 遥感传感器技术开展遥感传感器是遥感平台的眼睛,是无人机遥感得以推广应用的根底设备之一,只有适合无人机的遥 感传感器才能获得高质量的遥感信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迅速开展以 及各种数字化、重量轻、体积小、探测精度高的新型传感器的不断面世,传感器由早期的胶片相机向大 面阵数字化开展,目前国内制造的数字航空测量相机具有8000多万像素,能够同时拍摄彩色、红外、 全色的高精度航片。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使用多台哈苏相机组合照相,利用开发的软件再进行拼接,有 效地提高了遥感飞行航拍效率;德国禄来公司推出的2200万像素专业相机,配备了自动保持水平和改 正旋偏
6、的相机云台,开发了相应的成图软件。另外激光三维扫描仪、红外扫描仪等小型高精度传感器也 为无人机遥感的应用提供了开展的余地.王斌永等2004年设计并完成了适合无人机SE-I (海洋探索1 号)的基于多面阵CCD传感器成像方式的小型多光谱成像仪,内置摄影控制软件,具备飞行控制系统 通信、获取飞行参数、计算出适宜的曝光时间、修正曝光时间、实时存储数据等功能(王斌永,舒崂et al. 2004)o贾建军等针对无人机遥感有效载荷的特点,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设计了一套实用的无人机大 面阵CCD相机遥感系统(贾建军,舒蝶et al. 2006),并将该系统在Y-12无人遥感飞机上进行了搭载飞行 试验,获得了
7、符合要求的图像。2.2. 飞行姿态控制技术开展无人机的飞行姿态控制好坏直接关系到遥感影像的效果。无人机要完成自主飞行遥感航拍任务,需 要控制系统对内回路(姿态回路)和外回路(水平位置和高度回路)都具有良好的控制特性。飞行姿态 控制技术从无人机诞生之初到现在经历了非线性动态控制阶段,自适应反推控制阶段,神经网络智能控 制阶段(刘波,何清华et al. 2007)o Seongjun An等人研究的神经网络PlD控制技术(Geng, Huanye et al. 2006), Anthony J. Calise和RolfT. Rysdyk等人研究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主要的目标是提供飞行器在 整个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人机 遥感 研究进展 应用 概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