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主要器件的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docx
《数控机床主要器件的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机床主要器件的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2009级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课期末考查论文题目:数控机床主要器件的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所在学部:专业班级:姓 名:学 号:数控机床主要器件的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数控机床主要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局部故障诊断的相关内容,先 从主要器件的工作原理讲起,最后通过实例具体介绍故障产生该如何诊断的过程。关键词:数控机床,主要器件,工作原理,故障,诊断一、数控机床主要器件的工作原理1、接触器KM(1)当接触器的励磁线圈通电后,在衔铁气隙处产生电磁吸力,使衔铁吸合。由于主 触点支持件与衔铁固定在一起,衔铁吸合带动主触点也闭合,接通主电路。与此同时,衔 铁还带动
2、辅助触电动作,使动合触点闭合,动断触点断开。(2)当线圈断电或电压显著降低时,电磁吸力消失或变小,衔铁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 翻开,使主、辅触电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把电路切断。2、电磁继电器KA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 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 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 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到达了在电路中的导通、 切断的目的。对
3、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 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3、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KT当时间继电器线圈通电时,衔铁被吸合,活塞杆在宝塔形弹簧的作用下移动,移动的 速度要根据进气孔的节流程度而定,各延时触头不立即动作,而要通过传动机构延长一段 整定时间才动作,线圈断电时延时触头迅速复原。4、电机M(1)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内部的转子是永磁铁,驱动器控制的U/V/W三相电形成电磁场,转子在此磁场 的作用下转动,同时电机自带的编码器反响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根据反响值与目标值进 行比拟,调整转子转动的角度。伺服电机的精度决定于
4、编码器的精度(线数)(1)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采用双凸极设计,转子和定子结构上均有齿。永久磁性位于转子上,电磁包 含在定子中。多数设计包含2个定子相位,由正交相位信号独立驱动。驱动这些相位有许 多方法,包括全步进、半步进或微步进,取决于使用的控制技术。每种情况下都会确定子 磁通矢量,转子上的磁性将尝试与该矢量保持一致。由于转子和定子的齿数不同,产生的 移动或步进可能极小。对齐之后,定子电流立即按这种方式发生变化,以增加定子磁通矢 量角度,从而使电机移动到下一个步进。5、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KT当时间继电器线圈通电时,衔铁被吸合,活塞杆在宝塔形弹簧的作用下移动,移动的 速度要根据进气孔的节流程度而定
5、,各延时触头不立即动作,而要通过传动机构延长一段 整定时间才动作,线圈断电时延时触头迅速复原。6、X,YZ轴步进驱动器X,YZ轴的步进电机为一四相步进电机,采用单极性直流电源供电。只要对步进电机的各相 绕组按适宜的时序通电,就能使步进电机步进转动。图1是该四相反响式步进电机工作原 理示意图。图1四相步进电机步进示意图开始时,开关SB接通电源,SA、SC SD断开,B相磁极和转子0、3号齿对齐,同 时,转子的1、4号齿就和C、D相绕组磁极产生错齿,2、5号齿就和D、A相绕组磁极产 生错齿。当开关SC接通电源,SB、SA、SD断开时,由于C相绕组的磁力线和1、4号齿之间 磁力线的作用,使转子转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控机床 主要 器件 工作 原理 故障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