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化工企业容器检修的风险识别和防范措施.docx
《石油和化工企业容器检修的风险识别和防范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和化工企业容器检修的风险识别和防范措施.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一、储罐内清洗清污:1、危害识别:(1)储罐内存有大量的油泥、油污,清罐人员进入罐内施工,人员陷入油泥,造成伤害。(2)储罐内清淤,没有良好的通风,易发生人员中毒事故。(3)采用蒸汽或高温热水焖罐,防护不当,导致烫伤。(4)罐内清污,施工人员穿着易起静电的服装或采用易起静电的工具清洗罐壁或罐底,易发生火灾事故。(5)夏季高温时段,入罐清污,导致人员中暑或中毒事故。(6)入罐施工时,罐内照明不好,易造成人员伤害事故。(7)清理油污周围有明火,易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8)清理后的油污随意乱放,造成环境污染。(9)冬季入罐施工时,罐内残留的污水结冰,造成人员摔伤或跌伤事故。(10)施工完毕后,应将入
2、罐口未封堵,非施工人员入罐,造成人员伤害事故。(11)入罐人员对罐内构件不了解,且未按照要求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造成人员伤害事故。2、防范措施:(1)罐内清淤前,打开所有的清扫孔、人孔进行通风。罐内淤泥超过600cm高,宜采取自人孔或其它管孔用高压水枪冲洗、稀释污泥,清扫孔排放的施工方法,禁止人工入罐清淤。高压水枪冲洗时,必须拿紧抓牢,防止水枪脱手伤人伤物。(2)入罐前,必须按照要求进行罐内各个施工地点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入罐,并应在人孔、清扫孔处安装防爆轴流风机,保证罐内良好的通风。(3)采用蒸汽或高温热水焖罐时,应设置安全警戒带,且进行阀门操作或其它施工时,定要采取有效的
3、防止烫伤的措施。(4)入罐人员必须劳保着装,不得穿着易起静电的服装入罐,清理罐内油污时,宜采用锯沫或毛毡等擦拭,不得采用金属物件,防止产生电火花。(5)夏季入罐清理油污时,应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如非要施工应轮班入罐施工,且罐外有安全监护人员随时询问罐内情况,并不定时地对罐内的可燃性气体及氧含量进行复测,一旦发现超标,立即停止施工。(6)入罐施工时,应配备良好的照明,且照明灯电压不得大于12V,照明灯电源线严禁搭设在罐内内构件上,应采取隔离措施。(7)清理油污时,周围不得有明火作业。(8)清理后的油污,应采用编织袋或其他容器盛装,不得随意乱放。(9)冬季入罐施工时,应在罐内铺设土或沙子,防止滑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油 化工企业 容器 检修 风险 识别 防范措施
